近日,這家上市公司在上交所披露,公司重大資產出售方案以及繼續停牌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皆未獲得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記者注意到,*ST南化出售綠洲化工51%股權,有助于公司在2016年僅剩的時間內完成保殼;收購誠德鎳業等公司,則將使上市公司獲得新生。
“如果大家對收購標的不滿意,把它否了,還說得過去,涉及公司保殼的資產出售方案也不讓通過,這就讓人難以理解了。”*ST南化的董事會秘書蔡桂生透露。
他坦言,目前,上市公司的保殼形勢已變得非常嚴峻,但管理層一定會全力以赴。
資產出售被否
*ST南化的這次股東會被安排在公司辦公樓一樓會議室召開,會議主要審議兩項議案;其中一項已形成了方案,方案發布時間是今年10月。
按照計劃,他們打算將所持綠洲化工51%的股權出售給大股東南化集團,售價僅為1元。
綠洲化工的股權如此廉價,就在于這家公司原本負責*ST南化搬遷項目的建設工作,項目規劃為30萬噸/年離子膜燒堿、32萬噸/年聚氯乙烯(PVC).
由于土地遲遲沒能完全交付,2007年成立至今,綠洲化工始終未開展經營,公司連年虧損;截至今年5月底,其凈資產為-6046.33萬元,資不抵債。
*ST南化將綠洲化工予以出售,按照公司方面的說法,有兩個目的:一是減少虧損;二是保殼。
原來,2014年、2015年,*ST南化已經連續兩年虧損;2016年1-9月,他們亦未能扭虧,虧損金額為3290.87萬元。若四季度仍未盈利,年報披露之后,公司便將暫停上市。
僅憑主業,*ST南化要想扭虧,難度極大。
之前,這家上市公司的主業也是氯堿,公司位于南寧市南建路。2013年9月,他們接到通知,南寧市政府勒令公司9月15日之前實施停產搬遷。
至此之后,*ST南化的主業便變成了貿易,“貿易能貢獻營業收入,但難以賺錢,充其量就是讓他們保留上市公司地位。”悟空投資化工研究員蔡曉生透露。
蔡桂生亦承認,這些年上市公司就是個凈殼,即便綠洲化工所在的六景工業園征地工作未遇到障礙,“那么多年過去了,原來規劃的項目建成后也沒辦法盈利。”他說。
那么,上市公司將綠洲化工予以出售已成了必然。
以截至今年5月底*ST南化的財務數據做測算,出售綠洲化工將帶來1733.11萬元的凈利潤,顯然對其扭虧有所幫助。
不承想,他們的這項計劃卻在股東大會上遇到阻力,贊成票比例還不到60%,方案不幸被否。
對于*ST南化出售綠洲化工股權,投資者有何不滿?
12月20日,記者在網絡說明會上看到,有股東認為綠洲化工的土地評估價格過低,并以此質問公司財務總監張海堅。張海堅僅回應,中介機構評估的結果就是如此。
資產注入“胎死腹中”
*ST南化出售資產以便保殼的愿望沒能實現,間接控股股東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向其注入資產的計劃,也不幸“胎死腹中”。
對于這項議案,投資者投出的贊成票比例僅26.63%,反對票比例高達68.67%。
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原本打算向*ST南化注入什么樣的資產?
對此,上市公司之前曾公布過答案,但沒有推出方案,注入標的為誠德鎳業、誠德壓延、誠德不銹鋼。
工商注冊資料顯示,誠德鎳業成立于2009年5月,注冊資本5億元;目前,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持有這家公司52%的股權。
誠德不銹鋼成立于2013年2月,注冊資本同樣是5億元;誠德鎳業、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皆為其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32%、35.36%。
誠德壓延則成立于2011年1月,注冊資本還是5億元,;在這家公司里,誠德鎳業、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的股份占比分別為33%、67%。
僅從公司名稱上,外界便能看出三家公司的業務有關聯。
*ST南化方面亦說,他們從事的都是不銹鋼相關產業,具備從紅土鎳礦冶煉到不銹鋼寬板成品的全流程不銹鋼生產產業鏈。
那么,三家企業的盈利狀況如何?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誠德壓延實現銷售收入48.45億元,實現凈利潤1.47億元;同期,誠德鎳業的銷售收入則為41.28億元,公司出現虧損,虧損金額為5807.40萬元;記者未能查閱到誠德不銹鋼的財務數據。
從僅有的資料上看,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向*ST南化注入的資產不算太差,投資者為何反對?
12月20日的說明會上有人給出了答案。一位股民在留言中直斥不銹鋼為“夕陽產業”,非“先進制造業”,并詢問公司“有沒有第二套方案”?
蔡桂生對此感到相當無奈,他在接到記者的來電后表示:“我們也想讓360等公司來借殼,這樣股價漲了,大家都高興,可這不太現實。”
“作為一家地方國企上市公司,注入資產還是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有利于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他說。
對于兩項資產重組皆被股東否決,蔡桂生直言,2016年所剩時間不多,復牌之后,投資者在交易公司股票時還是應當“謹慎”。
(關鍵字: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