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中東貿易局勢緩和及中美貿易摩擦降溫,商品市場情緒有一定回暖,而受美國對俄羅斯鋁業制裁消息繼續發酵,倫鋁創下近幾年新高,滬鋁連續跟漲。
長江現貨鋁均價14460元/噸,較上一周上漲480元,周漲幅3.43%。其它金屬方面,銅均價50610元/噸,周下跌30元;鋅均價24350元/噸,周下跌850元;鉛均價18400元/噸,周下跌350元;鎳均價103700元/噸,周上漲3550元。
13日中原有色鋁價14465元/噸,較上一周上漲570元,周漲幅4.10%。其它金屬方面,銅價50540元/噸,周下跌40元;鋅價格24400元/噸,周下跌730元;鉛價格18320元/噸,周下跌340元;鎳價格104120元/噸,周上漲4040元。
鋁價筑底回升,但壓力猶存。
2017年11月份以來,國內鋁商品價格就走出一路下行的態勢,從逾17000元/噸,跌至2018年3月末的約13700元/噸。不過,進入4月份以來,底部蟄伏已久的鋁價開始回升。
在此次俄鋁受制裁的影響爆出前,4月2日滬鋁就已站上14000元/噸大關。那么這次鋁價上行是否具有持續性?
分析師認為,美國制裁俄鋁,可能會影響國際氧化鋁及鋁錠的供給面,加之美國232措施及對中國鋁材征收反傾銷稅,對美鋁材出口稅高達95%,勢必拉高局部地區下游產品價格,國內鋁行業2017年剛經歷供給側改革,近期利多因素明顯,鋁價觸底反彈,預計后期大概率穩中向好,6月份或將迎來大行情。
神火集團董事長李煒早前接受采訪時也稱,當前低價狀態肯定不會持續太長時間,電解鋁價格目前在底部,價格上行是大趨勢。他表示,一季度后隨著下游產業的陸續開工和庫存減少,加之成本提高,預計二季度電解鋁價可能沿著供給成本曲線逐漸回升。
庫存
上周三國內電解鋁庫存223.1萬噸,周環比下降1.2萬噸。在下游的補庫拉動下,國內社會庫存從高點下降5.3萬噸。但隨著鋁價的反彈以及在高庫存下,下游并不急于大量采購,庫存短期內進入穩定或者小幅下降階段。從平衡表來看,預計4月國內電解鋁短缺24萬噸,而且接下來5月和6月均是短缺,庫存進入階段性的去化階段,對鋁價仍起到較強的支撐。
梳理電解鋁行業之后,發現如果供給側改革和環保限產都按規定執行,供需缺口還是很大,屆時鋁價將大幅上漲。
2018年鋁業競爭將會繼續沿著2017年的節奏,快速向前推進。資本會加大滲透力度,行業競爭加劇,提價在所難免。可能會出現比較慘烈的行業洗牌,中小鋁企大都喊“玩不起”倒閉潮又將來臨。其次,傳統鋁型材企業面臨轉型升級壓力,要向品牌加盟店方向發展。
中小門窗企業一般都是三五十萬元“入市”,無法囤積太多的原材料,基本稍大的訂單都是靠臨時定材料來維持生產。而如今鋁價一天一個價格,定鋁型材材料價格基本構成是:當日鋁價+加工費+噴涂費。而一些原本就靠低價競爭的中小門窗企業,面對鋁價上漲,人工上漲,包裝材料上漲,玻璃上漲束手無策。自己產品單價漲吧?那樣價格優勢就沒有了,原有的經銷商還會飛走一部分。不漲吧,利潤低得無法正常運轉了。所以要么就是這樣倒閉關門大吉,要么就是硬撐過這個“瘋漲”的檔口,還不知何時是個頭。要么就是以次充好,降低成本,以保持原有的微薄利潤。
提價對于客戶來說心理上將更難接受。眼見上游成本還在進一步上漲,而下游漲價尚未提漲到位,現在當務之急是務必抓緊時間落實漲價,否則就只能是“打落了牙往肚子里吞”,更苦的日子馬上就要來了。
做為企業,不是義工,靠利潤才有更好的發展,才會有更好的服務,研發出更多更好的產品,靠低價確實難以生存,值得所有門窗人、尤其是那些掌舵人反思。
這也許就是一場無形的較量,財力、定力,遠瞻性;這也許是一場行業大洗牌殘酷的開始,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永遠是不變的市場定律和生存定律。事已至此,要么做好充分的應戰準備,要么看淡一些。
提價后鋁企有什么應對之策?
一.保持合理采購,不要引起蝴蝶效應;
二.對優質客戶保持供應,對劣質客戶限量,趁機篩選客戶;
三.與客戶多溝通,有禮有節向客戶陳述當前困難;
四.整個行業要抱團,要同步進行調價,減少惡性競爭;
五.加強與優質潛在客戶聯系,把握合作配套的機會;
六.對呆滯的庫存進行清理,提高資金的靈活性和利用率;
七.加大對呆滯應收賬款的清理力度,必要時及早進入司法程序。
總之,漲價期間應避免恐慌,冷靜應對、苦煉內功、化危機為機會!
(關鍵字:俄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