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深圳大學的科學家正在開發一種新型錫鐵氧化還原液流電池,用于低成本的長期儲能。世界各地正在開發一系列類似的鐵基氧化還原液流電池,用于長期公共電網存儲,特別是可再生能源和太陽能。
氧化還原液流電池發明于130多年前,查爾斯·布拉德利早在1885年就為他的鋅溴化物液流流電池申請了專利。與鋰離子電池相比,其使用壽命長、部件可回收性好,并提高了液流電池的安全性,因此該技術是大規模存儲的有利選擇,盡管其能量密度低,初始安裝成本高。深圳團隊研究的電池是一種氧化還原液流電池,液體"電解質"通過電池進行充電。當電池失去或增加電荷時,固體沉積在一個電極或兩個電極上。在傳統的氧化還原液流電池中,電池充電或放電不涉及固體。
最近,在2020年2月,該團隊研究了電池結構和用于制造電池電極的材料如何影響電池性能。例如,使用石墨作為電極材料,而不是碳或紙張,可實現最穩定、最高效的電池性能。與傳統電池相比,氧化還原液流電池缺乏一個龐大或不斷增長的市場。隨著最近可再生能源發電的蓬勃發展以及政府綠色經濟的目標,液流電池將獲得一個發展窗口。在未來五年內,一些分析師預測液流電池市場將增長12%。
錫鐵電池原型具有令人鼓舞的性能,但需要繼續優化,以便在成本、電壓和能量密度方面具有競爭力,以實現儲能革命。
(關鍵字: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