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來,材料服務于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國防建設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國家安全的物質基礎和先導。發展材料技術將促進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形成與發展,同時又將帶動傳統產業的技術提升和產品的更新換代。
這十年,材料領域總體目標是切實提升我國材料領域自主創新能力,切實推進材料領域低碳化、高值化發展,切實提高產業的核心競爭力,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與國防安全提供強有力的材料支撐,為載人航天、探月飛行、深空探測、大型飛機、核電工程、奧運工程、高速軌道交通等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重大工程提供一批關鍵材料、工藝、裝備及集成化技術。
圍繞培育高成長、高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生長點,重點支持了半導體照明及“十城萬盞”示范工程、新型顯示、稀土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高品質特殊鋼、高性能膜材料、多晶硅及其副產物綜合利用、高強鋁合金、先進鎂合金、多晶硅材料與單晶硅片、金屬有機化合物源及金屬有機化合物源化學氣相沉積設備等的研發;切實促進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具備資源消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新材料產業發展,培育和發展了一批新興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半導體照明、新型平板顯示、人工晶體與全固態激光器、化工反應過程強化、優勢資源材料應用技術開發等方面,加強了新材料及應用的工程化技術開發,明顯提高了我國新材料產業的技術創新和產品的國際競爭能力,為加快發展和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奠定了良好基礎;在智能材料設計與材料制備技術、光電信息和功能材料、高溫超導材料與器件和高效能源材料、納米材料與器件、高性能結構材料等方面,突破了一批關鍵材料的新制備技術,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成果,增強了材料領域持續創新能力;傳統材料的高性能化、系列化及在節約資源、降低能耗、保護環境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促進了傳統產業的升級;軍工配套材料及工程化應用技術、國產聚丙烯腈碳纖維高性能化及應用方面,為國防軍工建設提供必要的材料技術支撐。
我國材料工業,特別是新材料產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在我國工業體系中占有較大比重。材料產業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提供了保障和支撐,新材料發展還引領了許多戰略高技術的發展。同時還為改善民生、擴大就業(尤其是吸納農民工就業)做出重大貢獻,僅鋼鐵、有色、石化、紡織、輕工、建材等六個行業從業人員就達到4600萬(占城鎮就業人員的15%左右),產值占國民經濟總值的20%左右,全國工業總產值比重40%左右。
(關鍵詞:高新材料 高新技術產業 國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