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2002年到2011年,我國電解鋁產量從522萬噸增加到1806萬噸,10年來,我國電解鋁產量穩居世界第一,成為世界電解鋁產能和產量最大生產國。不僅在產量方面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在技術創新,優化結構,產業升級諸多方面都做出了矚世的成績。為今后我國實現鋁業強國的發展目標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十年間,在國家宏觀政策引導和宏觀調控下,企業間資源合理搭配,并購整合不斷推進,一批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基本形成,鋁行業大集團的形成和全產業的不斷完善成就了我國鋁工業又好又快的發展局面。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鋁工業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2002年到2011年,我國電解鋁產量從522萬噸增加到1806萬噸,10年來,我國電解鋁產量穩居世界第一,成為世界電解鋁產能和產量最大生產國。不僅在產量方面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在技術創新,優化結構,產業升級諸多方面都做出了矚世的成績。為今后我國實現鋁業強國的發展目標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十年間,我國電解技術不斷創新,低端產能陸續淘汰,節能降耗水平不斷提高,電解鋁行業多年來創國際平均電耗最低水平。在產業下游,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強精深加工產業發展,延長完善產業鏈建設,一批高端大型世界一流的技術裝備的上線,填充我國多項鋁工業產品的空白。在產業鏈建設方面,形成一批具有煤(水)-電-鋁-精深加工全產業鏈的骨干企業脫穎而出,在國家宏觀政策引導和宏觀調控下,企業間資源合理搭配,并購整合不斷推進,一批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基本形成,鋁行業大集團的形成和全產業的不斷完善成就了我國鋁工業又好又快的發展局面。
從2002年到2011年,我國鎂產業發展由單一的冶煉為主到礦、冶、深加工全產業鏈發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低端生產到高端制造全面推進,我國鎂行業始終堅持科學發展理念推動產業健康發展。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鎂產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壯大。依靠科技進步,產學研結合,企業自主創新,引進消化再創新、循環經濟發展等多種理念,成功研究開發了一大批及其加工技術、裝備,突破了一些關鍵技術,顯著提高了鎂冶煉、加工生產技術裝備水平,縮短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提高了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成績卓著,為我國鎂工業寫下了光彩奪目的一頁。
昨天,我國鋁鎂行業經歷了由小變大的發展;今天,經過我們有色人繼續不懈努力;明天,我國鋁鎂行業必將站在國際行業之顛。
(關鍵字:鋁 鎂 鋁鎂行業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