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鎂集團董事長石磊在剛剛結束的全國人大會議上向有關部門提出6點建議,推動鎂產業升級和鎂合金應用。
石磊表示,金屬鎂是中國常用有色金屬當中出口順差最大、資源保障程度最高的品種,應當成為中國制造業振興和創新的重要材料支撐,成為中國在全球資源能源競爭中的一個重要籌碼。應大力推進鎂及鎂合金加工產業升級,加快中國鎂合金產品的研發與擴大應用。
在鎂行業打拼多年,石磊談起行業滔滔不絕。他介紹說,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金屬鎂生產國和出口國。2012年金屬鎂產量達到69.8萬噸,占全球市場份額的85%。在目前資源、能源和環境成為經濟持續發展制約因素的大環境下,推動開發輕質結構材料——鎂,已成為近年國內外研究和產業發展的熱點和重點。
“盡管鎂合金材料具有性能、資源、環境、價格等突出優勢,但中國鎂及鎂合金加工產業技術研發和應用水平還有待提升。”石磊指出,當前,鎂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一是在國家層面,產品的研發缺乏系統性規劃,研發資金投入不足、研發內容涵蓋面有限。二是在市場層面,已有的鎂合金科技成果的轉化率低,產學研用還未能有機結合。三是在行業層面,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對鎂合金應用的認知有差異,前瞻性不夠,行業間缺乏有效協同和協調,難以啟動和實施大的推廣項目,導致鎂合金應用一直處于徘徊局面。四是在企業層面,鎂合金產業化及應用開發的投入不足,以民營中小企業為主的投資主體科技創新的實力不強,風險準備不夠,難以推動鎂作為新材料的替代和建立新的材料開發應用體系。
他認為,提升中國鎂產業競爭力、擴大鎂合金應用水平,應該成為國家資源和能源戰略的重要內容。由于目前這個產業還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而其應用與需求又處于緊迫性階段,因此亟待國家采取相關措施扶持行業發展。
為此,他建議:
1.對鎂合金加工產品生產企業給予增值稅返還的優惠政策。
2.推進組建多個鎂合金應用及產業化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3.對鎂合金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給予資金支持。
4.恢復和提高鎂合金加工產品的出口退稅率。
5.建立國產車輛鎂合金新產品及輕量化的補貼機制和獎勵機制。
6.制定并實施“2020年鎂合金汽車零部件研發及應用國家計劃”。
石磊此次提出的建議,是全國人大會議上的首個關于鎂產業的建議,積極傳達出了整個鎂業的聲音,必將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逐步落實相關政策支持鎂業發展和擴大鎂合金的應用。
(關鍵字:陜鎂集團 石磊 金屬鎂 鎂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