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縣被確定為省級民營經濟轉型升級試驗區以來,一股民營經濟轉型升級之風在各民營企業及各工業園區勁吹。清水川工業園區在積極總結生產經驗的基礎上,想方設法再添轉型升級動力。
清水川工業園區是省政府2008年2月批準設立的,是國家批準的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和榆林市“兩區六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園區規劃建設用地15.66平方公里,為煤電化載能工業園區,主要以清水川煤電一體化項目為依托,重點發展電石、電解鋁、聚氯乙烯、金屬鎂、鈦合金等產業,項目規劃總投資318.02億元。截至2012年底,園區共批準入園項目46個,總投資270億元,已完成投資110億元,投產項目11個,在建項目19個。
清水川工業園區位于清水川下游兩岸,南起清水鎮沙堯村,北至清水鎮鳳凰塔村,涉及清水鎮、黃甫鎮和海則廟辦事處。園區企業要想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創新是必經之路。鎂業集團的創新之路從技術升級開始,集團專門設立了金屬鎂研究中心,有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進行新技術的研究,經過艱苦的摸索,目前已取得“豎窯煅燒白云石技術”、“豎罐煉鎂技術”、“無溶劑精煉技術”的試驗成功。“豎窯煅燒白云石技術”、“豎罐煉鎂技術”的使用比起傳統技術,占地面積少了,降低能耗的同時還提高了產品合格率。而這兩項技術在國際國內也是領先的,預計今年7月可建成使用。目前鎂業集團已經成為了國內最大的金屬鎂生產研發企業。2012年集團成員企業共生產金屬鎂12萬噸,占全國金屬鎂總產量的20%,占全球的15%。加上集團本部新建的5萬噸金屬鎂,到2015年集團的金屬鎂生產能力將達到20萬噸,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金屬鎂生產企業。
在清水川工業園區,有著“項目小循環、園區中循環、縣域大循環”的循環經濟目標。這一目標的實現就要園區圍繞新型工業化戰略重點發展三大產業,即鎂產業、低熱值燃料發電產業、多聯產煤化工產業,積極培育三大新興產業,即裝備制造業、材料深加工產業和節能環保產業。而發展循環經濟既是企業轉型升級的路子,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法寶。園區內典型的循環經濟項目來源于鎂業集團的“鎂節能多聯產項目”,也稱“13115”項目,總投資23億元,計劃分兩期實施,第一期實施搗固焦、金屬鎂、免燒磚項目,計劃投資6.5億元;第二期實施焦油深加工、硅鐵、鎂合金等五個項目。此項目的實施達到了產業產品結構的優化升級和節能減排雙重目標,對企業本身乃至園區,甚至是全縣經濟的發展都會帶來好處。另一循環經濟在建項目是府谷科信化工有限公司“60萬噸/年低溫煤焦油加工精細化工產品循環經濟”項目。該項目以兩段式煤氣發生爐產生的煤氣為燃料,對低溫煤焦油進行深加工,經焦油蒸餾、酚鹽分解等生產工序,生產炭黑油、脫酚油、酚油、改質瀝青;同時用煤氣燒石灰產生的尾氣進行焦油加工的酚鹽分解,副產石灰及輕質碳酸鈣。這一循環經濟項目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減少了環境污染 、延長了產業鏈、提高了產品附加值,使效益得到最大化。
(關鍵字:金屬鎂 清水川工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