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輪跨太平洋(行情,問診)伙伴關系協定(TPP)談判于8月底在文萊結束。此輪談判期間舉行的部長級會議重申了在今年完成談判的決心。
除了今年7月才正式加入的TPP談判,日本目前還參與了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中日韓自貿區、日本-歐盟自貿區等多個自由貿易協定談判。
8月28日,日本駐華大使館經濟部長尾池厚之公使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日方并未對目前推進的多個自貿協定確定優先順序,但最有可能最快達成的也許還是TPP。
尾池厚之于2004年開始在日本外務省擔任第一任自由貿易協定(FTA)擔當課長,赴中國上任前在日內瓦出任日本駐WTO副代表,參與過多個國際貿易談判。
歡迎中國加入TPP談判
盡管至今已參與了兩輪TPP談判,但日本國內對加入TPP談判仍有不同的聲音,其中尤以加入TPP對日本農業沖擊的擔憂為甚。
尾池厚之坦言,各國在談判中都存在難以解決的課題,日本也不例外,日本并非所有產業都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對日本來說重要的大米、麥類、砂糖等農產品(行情,問診)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并不是很強,在自貿區談判時通常都會成為問題”。
盡管存在困難,但日方更寄望于通過參與談判,推動日本國內的改革。尾池厚之解釋,和以往的自貿協定不同的是,TPP除了探討貨物關稅、投資、服務這些一般自貿區談判都會涉及的內容,還包括知識產權、競爭、環境、政府采購等關乎各國國內經濟制度建設問題,“這是21世紀型的經濟談判”。
TPP談判已從2005年發起時的4個成員國發展到目前的12個國家。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日前表示,TPP談判大門應向中國開放。事實上,中國官方目前對參加TPP談判持開放態度。對此,尾池厚之說:“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如果要加入,我們是非常歡迎的。”但他強調,加入TPP談判意味著要接受TPP的理念,即在貿易自由化之外,國內政策也需要靠近國際規則。
尾池厚之認為,中國在決定是否加入TPP談判時需要回答一個問題,即它是否愿意接受這樣內容的談判,而這與中國今后經濟制度的發展有很大關系。
“21世紀型的貿易談判都會包括國內管制規定,TPP、TTIP(跨大西洋(行情,問診)貿易與投資伙伴協定)以及日本和歐盟的談判都采取了這種做法。”尾池厚之說。他認為,這與中國正在進行的經濟改革在方向上也是一致的。
RCEP要在2015年完成并非易事
對日本來說,無論是TPP還是RCEP,都是亞太自由貿易協定(FTAAP)框架中的一部分。“和TPP同樣的談判如果能放在WTO的框架內來談最好不過,但因進展不順,因此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從可以談的地方先談起。”
在2012年11月召開的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上,東盟10國與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正式啟動RCEP談判。
不過在日方看來,這個談判并非21世紀型的談判,其內容主要還是圍繞邊境措施、貨物關稅、服務貿易等傳統自貿協定談判的內容。日本主張在上述內容之外,加入21世紀型談判的要素。“雖然日方提出主張,但這些要素能否加入進來還沒有最后決定。東亞有長達15年的慣性和做法,想要一下轉變成與TPP相類似的方式肯定存在困難。”尾池厚之說。
RCEP計劃在2015年完成談判。但尾池厚之認為想要在兩年后達成談判并非易事,因為參與談判的各國經濟制度和發展階段參差不齊,必須付出相當大的努力才能完成談判。
和RCEP相比,尾池厚之認為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的進展可能會快一些,因為參與談判的國家在發展階段上的差異較小,中日韓的立場也在逐漸變得相近。日方對21世紀型談判的主張,因為RCEP有太多國家參與而不太容易實現,但在中日韓自貿區談判中還有探討的空間。
中日韓自貿區談判自今年3月啟動以來,已分別在韓國和中國舉行了兩輪談判,第三輪談判將于今年年底在日本舉行。雖然談判目前還未進展到具體內容的階段,但日方的想法已經很明確。日本希望將知識產權、競爭、電子商務、政府采購這些21世紀型談判的重要內容在中日韓自貿區談判中體現。“日本不希望TPP和日中韓自貿區變成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希望縮小其中的差別。”尾池厚之說。尾池厚之認為,雖然21世紀型談判給人一種比較難實現的印象,但對于希望到海外發展的中國企業來說,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意義。
在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進程中,中日關系的惡化為談判前景帶來了不確定因素。尾池厚之認為,政治因素在貿易談判初期產生的影響并不大,但隨著談判深入進行,在面臨重要決策和需要解決困難的時候,政治關系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關鍵字:中國 日本 韓國 自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