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電池最初以其低廉的成本成為許多人關注的焦點,也一度被認為是晶體硅電池(主流光伏技術)的有力競爭者。然而近兩年薄膜組件的發展一直處于相對低迷時期,不少國內外公司都先后關閉了薄膜業務。今年4月中旬,全球500強杜邦太陽能宣布將于年底終止其非晶硅薄膜光伏(太陽能)組件業務。這不禁讓人對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發展產生擔憂,薄膜電池的未來發展之路究竟在哪里?
在2014SNEC展會上,記者向Manz亞智科技亞洲區副總經理林峻生提出了這個疑問,林峻生分析說,目前市場上的薄膜太陽能電池按技術類別劃分,可分為碲化鎘(CdTe)薄膜太陽能電池、銅銦鎵硒(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硅基薄膜太陽能電池三類。
林峻生進一步解釋: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比較高,也易于大規模生產。但是這種電池中的重金屬元素“鎘”有劇毒,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因此限制了其大規模推廣應用;硅基薄膜由于效率不高,成本偏高,無法吸引新的投資者。舊的投資商又逐漸減少,硅基薄膜基本上已經退出了市場。目前關閉的公司,大部分是技術路線選錯了,選的都是硅基薄膜;銅銦鎵硒(CIGS)抗輻射性能遠高于其他太陽能電池。它在實驗室的轉換效率達到20.8%,已經超過了多晶硅。銅銦鎵硒(CIGS)的成本相對比較低,相對比較環保,且不存在光致衰減現象。目前國內外光伏行業人士比較認同的薄膜電池就是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
雖然銅銦鎵硒(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得到了業界的普遍認同,但是新技術的發展都需要時間,不可能一步到位。過去幾年國內晶硅的價格下降太快,這就讓新技術的發展空間受到擠壓。面對這種困難,Manz又是如何考慮的呢?
林峻生表示,雖然新技術的發展存在困難,但是我們認為還是有機會的。CIGS結構非常簡單,只要批量化生產光伏玻璃材料,實現CIGS薄膜產業化,其價格將會有較大的下降空間。加之近年來歐美對華“雙反”大大限制了晶硅組件的出口,相對來說這也給薄膜電池帶來了發展良機。雖然目前薄膜在全球市場占有率約10%,但是未來CIGS薄膜市場占有率將會不斷提高。
林峻生表示,CIGS薄膜電池的主要制造原材料為銅、銦、鎵、硒。這四種原材料最大產地均在中國,因此所需的原料不需要依賴進口。銅、銦、鎵、硒里全世界產量比較少的部分就是銦礦,70%的銦礦在中國。銦礦不是真正采銦,它是一個伴生物,在硒、鉛里面采礦的時候可以提煉出銦礦。這有助于實現CIGS中國本土化。
當記者問及Manz如何看待CIGS未來的發展,林峻生回答,基于CIGS薄膜在行業中特有的優勢,隨著更多的資本不斷進入,這一產業也將不斷擴大,其成本也會相應降低。雖然目前CIGS薄膜電池在占全球光伏市場中只占1-2%的比例,但是未來幾年會得到迅速地增長。
(關鍵字:CIGS 薄膜 光伏 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