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積極實施促投資穩增長“組合拳”,為充分發揮投資在經濟增長中的關鍵作用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2015年促投資穩增長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一)設立和投放專項建設基金
會同有關方面,迅速推進發行專項債券、投放專項建設基金相關工作。專項建設基金的投放,創新了投融資機制,將投資、財政、金融、產業等政策有機緊密結合,對補充項目資本金、增強地方投資能力起到雪中送炭的關鍵作用,有力帶動了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有效促進了金融資金流向實體經濟。
(二)加強協調調度大力推進重大工程建設
加大力度、加快進度、每月調度,充分發揮部門聯動作用,加快推進重點領域建設,特別是172項重大水利工程和中西部鐵路等。加快推進7大類重大工程包建設,推出新興產業、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等4個新的工程包。
(三)積極主動做好政銀企社合作對接
主動與銀行、保險、基金等機構開展政銀企社合作對接,為資金找項目、為項目找資金。聯合銀監會、保監會出臺了銀行業、保險業支持重大工程建設的指導意見,著力打通金融資金支持項目建設的渠道。與全國工商聯舉行高層會晤,鼓勵和吸引民間投資參與重大工程建設。
(四)下大力氣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
印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推介工作的通知》,加強PPP項目推介。建立了首個國家部委層面的PPP項目庫,首批發布1043個PPP項目、總投資1.97萬億元,簽約情況較好;第二批發布1488個、總投資2.26萬億元。聯合全國工商聯召開PPP項目推介電視電話會議。
(五)統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
取消和下放審批權限,通過修訂企業投資項目核準目錄,中央層面核準項目累計減少了76%,95%以上的外商投資項目、98%以上的境外投資項目改為在線備案管理。對項目辦理時限作出嚴格規定,明確要求委托評估原則上不超過30天、具備條件的項目辦理時限不超過20天。取消18項項目核準前置手續。報請國務院印發實施《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創新投資管理方式建立協同監管機制的若干意見》,堅持權力下放與基層承接能力相匹配,確保權力“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報請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完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制度的通知》,促進形成更加合理的投資結構。
(六)建成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
(關鍵字:發改委 投資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