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報道,蘋果iphone8將逐步從LCD過度到OLED顯示屏。按照蘋果在行業中的影響力,一場新的屏幕顯示技術革命即將到來。
歷史上,韓國和日本是顯示屏技術的兩大霸主,最終韓國發展了液晶技術,而日本人發展了等離子顯示,技術分道揚鑣之后,日本的等離子顯示屏因為市場最終選擇了液晶屏LCD而落敗。市場永遠是對的,不管日本企業在等離子上面多努力,最后都是白費,所以,選擇正確的方向遠比努力重要。
LG率先主導了OLED的新一輪顯示革命。各種OLED屏幕逐漸開始全市場鋪排,如今OLED的產品還是比較多的,因為OLED本身是像素發光,響應快,清晰,視角好。但是技術總有迭代,當競爭對手落后了,必然會尋求彎道超車。量子點技術在2013年由索尼打響了第一槍,之后2016年11月三星直接并購了QD VISION殺入了QLED技術,就是量子點技術,三星的這個動作讓整個市場對于量子點技術的看法有所改觀,因為大企業的進入會帶動投入和技術進步。
量子點技術是依賴光在納米環境里的傳輸特性發展起來的一種技術,既然顯示是在納米環境中,那么顯示的清晰度就和OLED不相上下,甚至實際運用上面還超過了OLED,但是在響應速度上卻不及OLED,原因也簡單,OLED是像素直接發光,而量子點如今還是屬于濾光層,原理上和老的LCD相同。但是從壽命和清晰度上面量子點技術更有前景。
這兩種技術和當年的等離子和液晶屏的競爭略有不同,因為這兩種技術的區別更加細致,對于粗心的使用者,LCD到OLED的區別都尚不明顯,更不要說新的量子點了,所以在清晰度差距不大的情況下,其他因素就成為爭奪點,比如量子點在壽命上更有優勢,但是OLED在防止拖影上面有更好的體驗。消費者會不會為這么細微的差距買單,至今還不清楚,但明確的是傳統LCD已經到了淘汰的門口,無論是OLED和量子點都將逐漸替換我們的客廳裝備。
相對于OLED的如日中天,量子點技術之前沉寂了一段時間,所以我們的投資人不要過于急切,這個技術鋪開需要時間,預計今年會熱度漸起。國內TCL和海信都有產品推出,爆發前預埋是不錯的投資策略。
當然有些投資人更喜歡上游的公司,因為平板電視是個紅海,一旦一個技術火爆起來,其他廠商會馬上跟進競爭。所以這個時候上游的供應商就有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從公開消息看,激智科技(行情52.40 +1.57%,診股)和量子點技術的大咖Nanosys有戰略協議,其本身是光學膜的生產者。至于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如今最頂層的就兩家,一家是三星,一家是Nanosys。另外京東方A(行情4.08 +0.00%,診股)也是這個技術的關注者。
(關鍵字:屏幕顯示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