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今夏A股最火熱的暴漲板塊,有色當屬其一。近5日,有色金屬板塊漲4.75%,而自6月初以來,該板塊漲幅已超30%。昨日,有色板塊早盤再度領漲,午后出現回落。截至收盤,Wind中信一級有色金屬板塊漲0.64%,其中西藏礦業漲停,天齊鋰業漲7.4%,中國鋁業漲7%。
業績集體向好
有色板塊持續拉漲并非空穴來風。伴隨2016年以來商品價格上漲,板塊內上市公司基本面普遍改善,扭虧為盈、利潤暴增已成2017年上半年業績預告的主題曲。
Wind數據顯示,申萬有色板塊113家上市公司中,已有72家公布了2017年中期預告。其中,僅9家公司預計凈利潤同比出現下滑,有11家最大凈利潤同比上浮超10倍,39家同比增幅超過100%。
個股中,錫業股份預計2017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最大增幅達6183.34%,為目前有色板塊中業績預報增幅最大的企業。自6月26日發布業績預告以來,錫業股份股價已從12.51元/股上漲至14.97元/股,漲幅近20%。
有色行業業績的大躍升,對比此前業績即可說明。
2017年預告中期業績增幅超100%的39家企業中,有11家在2015年處于虧損狀態。其中,錫業股份2015年全年虧損近20億元。銅陵有色也實現從2015年虧損6.66億元,到2017年中期最大預盈2.4億元的大扭轉。Wind數據顯示,2015年有色板塊有27家企業處于虧損狀態,到2017年中期已有14家預告凈利潤為正值。
而事實上,有色行業的業績提升,在2016年已有所顯現。2016年,有色板塊虧損企業數量已縮小至9家。豫光金鉛期內凈利潤同比實現1311%的增幅,而另有50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幅達100%以上。2015年虧損的27家企業中,已有23家實現扭虧為盈。
商品價格狂飆
正如多家公司財報中所言,2016年有色板塊上市企業業績開始轉暖,產品價格上漲是重要因素。
近期,金屬商品價格也持續走高,無論是最常用的銅、鋁、鋅,還是鎳、錫、鉛等金屬,近期都出現較大漲幅上漲。如果從2015年的低位算起,截至昨日收盤,銅上漲了52%,鋁上漲了55%,鋅上漲了94%。
除常見金屬外,小金屬價格走勢更是凌烈。
8月1日鈷市場報價已達39.98萬元/噸,而在2016年11月前后,鈷價格僅約21.6萬元/噸。
從年初至今,鎢精礦報價也從7萬元/噸上漲至如今約9.3萬元/噸。而從去年年初至今,鉬鐵報價也從5.5萬元/噸,震蕩上漲至如今9.2萬元/噸。
此外,稀土商品價格近期漲勢也十分明顯。8月1日,稀土指數為373點,較2月份的約280點,已上漲超33%。細分產品中,氧化釹價格從5月初的28萬元/噸,已上漲至8月1日的36.25萬元/噸,漲幅近30%;氧化鐠也從6月初的36.7萬元/噸,漲至如今47.5萬元/噸,漲幅也近30%。
而8月2日,五氧化二釩(俗稱“片釩”)市場報價已達每噸20萬元。在7月10日,這一產品價格僅為9.3萬元/噸,不足一月間,價格已經上漲超過115%。
“供給側改革、環保監察對供應端產能的收縮,是導致有色商品價格上漲的重要邏輯。”生意社分析師葉建軍稱,2016年以來的供給側改革和環保監察,不僅對煤炭、鋼鐵產能縮減形成明顯影響,對部分產能落后,生產過程有污染物排放的金屬行業企業也有明顯沖擊,加之市場對產能縮減預判導致的炒作心理,眾多金屬商品價格走高。
警惕高位風險
面對有色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市場也對相關產業后期給予了高預期。
光大證券研報稱,行業配置上,看好三季度有色整體性行情。首先,基于對下半年的國內地產與基建投資帶來的需求預期差,認為三季度有色金屬價格仍有望保持高位運行,前三季度價格高位運行基本保障有色企業全年利潤預期。同時結合礦山開發投資長周期,認為基本金屬仍處于長周期底部階段。配置上以長期供需變革為依據,建議重點關注鋁、鋅、銅、錫品種。推薦景氣度高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業績確定的汽車輕量化以及供需改善推動價格上漲的稀土、鋯、鎢。
不過,采訪中多位分析人士也向記者表示,需警惕有色商品高位帶來的風險。
中原證券分析師方夏紅認為,中國經濟超預期,包括歐洲、美國、日本等幾個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復蘇,提高了市場需求的預期。供給側改革進行中,兩個方面使得供需關系趨向于平衡,也是促使漲價的因素。此外,當前歐洲等地貨幣政策轉向收緊,導致美元、歐元走勢下跌。大宗商品是以美元定價的,美元下跌也對商品價格起到助長作用,多因素疊加導致有色產品整體反彈比較好。
不過,未來預計需求端增加不會特別明顯,市場供小于求的可能性不大。價格上來后,產能會恢復。去庫存后,近期上漲已疊加了補庫的因素,所以未來上漲動能不強。整體看來,除了銅,很多大宗商品價格沒有突破去年11月的高點,所以基本上這個高位是很難逾越的。近期的上漲整體還是慣性導致,而不是需求端增長引發。對于三季度行情還需謹慎看待。
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稱,今年需求面超預期穩定。2月到5月份商品價格下跌,市場預計是補庫結束之后的需求下滑拖累。但6月份經濟數據顯示,需求并沒有預期中的下滑,很多金屬已經回到2月份的高點。但需要警惕的是,經濟修復超預期已經令市場出現反彈,后期尚未出現由于供應不足而支撐價格持續上漲的因素。如果后期地產、基建在三季度見頂回落,對需求有潛在的利空因素。如果地產、基建增速不下滑,也是不太可能出現前兩年20%的增速,供應端的收縮也不太可能大幅下滑。所以,盡管尚不能對有色板塊整體看空,但繼續上行的空間是比較小的。
分產品來看,小金屬產業鏈比較短,經過2013到2015年的下跌,很多小企業關閉,產能出清,因此供應出現收縮,加之經濟的周期性缺口,出現供不應求,所以小金屬今年以來漲幅明顯。短期內小金屬尚看不到下行壓力。但鋁的情況就不樂觀。2017年電解鋁還有三四百萬噸新增產能,而上周末電解鋁社會庫存已達130萬噸,去年此時只有28萬噸左右,因此鋁價上漲大概率是供給側改革炒作的結果。
程小勇認為,7月份制造業PMI非制造業指數比較堅挺,說明經濟沒有很嚴酷的下行壓力。那么三季度可能經濟相對堅挺,但說超預期上行還沒辦法驗證。另外7月份是夏季,空調、汽車的產銷旺季,8月份會不會下降還需要關注。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數據顯示,上游利潤增速已經較5月下降了9%,但中游下游由于成本下降,利潤較5月份略有增加,這樣就形成了利潤從上游到下游的傳導。如果傳導繼續下去,下游的利潤是建立在上游的利潤減少的前提下,那么持續性是不夠的,長期增長還是需要需求的拉動。整體來看,對三季度經濟預期還是持謹慎態度。
(關鍵字:有色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