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南省國土資源廳堅持綠色國土、生態國土建設,不斷在提升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水平上明確責任、強化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并連續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績效考核中被評為優秀。
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和環保督察整改責任。強化規劃整體管控,劃定了50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重點區,暫停了生產規模9萬噸/年以下煤礦的采礦登記工作,并出臺了《湖南省自然保護區內采礦權退出處置方案》,對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的省本級46宗探礦權、29宗采礦權和長株潭“綠心”地區內的11宗采礦權安排清理整改。
持續推進礦業秩序整頓和礦山環境治理。2017年,關閉石膏礦山31家,長沙市和湘潭市整體退出石膏產業;關閉煤礦53個,注銷煤礦采礦許可證73個(含2016年關閉煤礦),煤礦總數減少至290個。退付政策性關閉煤礦采礦權價款4586.79萬元,退付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備用金10412.37萬元,并在全國率先實施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礦業權出讓網上交易。
大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和綠色勘查。編制實施了《湖南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年)》,新發現礦產地89處,實現新探獲礦產資源經濟價值超2.9萬億元,形成了15處大中型礦產資源基地,全面完成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第二階段目標任務,并通過地質資料匯交監管平臺對全省地質資料實現了常態化監管。
打造綠色礦業新經濟。推進傳統地質向農業地質、城市地質和環境地質轉型,積極引導黃金、礦泉水等綠色礦業發展。以新興礦業和民生礦業為重點,在貧困地區組織投放礦泉水(地熱)、石灰巖礦等采礦權,吸引投資9億多元,年均新增工業產值可達12億元。
(關鍵字:礦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