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到10月期間,中國大唐能源集團太陽能公司多次來磴口縣考察光伏發電項目。經過洽談協商,近日,該企業與磴口縣最終簽訂了《磴口縣百萬千瓦沙地生態治理光伏發電基地戰略合作協議》,該項目將在2020年開工,首期30萬千瓦光伏項目將在當年建成投產。
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的落地實施與今年的幾次中央主流媒體的宣傳報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今年7月20日,由中國新聞社、澎湃新聞網、正北方網等多家媒體組織的“新時代幸福美新邊疆”網絡主題采訪團一行來到磴口縣烏蘭布和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采訪報道沙草產業發展有關情況。在采訪過程中,磴口縣積極配合采訪工作,向媒體記者提供光伏治沙、沙漠水稻種植等多個新聞線索。中新網于8月1日發布報道《沙漠里面能種水稻?光伏治沙讓荒漠變良田》。這一報道刊發后,引起了當時正在烏海市采訪的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欄目組的關注。欄目組在8月6日至9日也來到該縣就光伏治沙產業發展情況進行深度采訪報道,后于8月16日在央視二套《經濟半小時》欄目播出磴口縣光伏治沙的專題報道。
中央級主流媒體持續關注磴口縣光伏治沙產業發展引發“連鎖效應”,中國大唐能源集團太陽能公司在關注了《經濟半小時》欄目有關該縣光伏治沙的報道后,隨即來到磴口縣開展相關項目洽談工作。
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帶來的不僅僅是知名度的提升,更有推動經濟項目發展的實惠。近年來,磴口縣把對外宣傳工作始終放在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高度進行謀劃部署,通過主動策劃外宣選題、積極向上級主流媒體報送新聞線索,吸引一批批中央級主流媒體到本地采訪報道,把上大報、大臺、大網作為外宣工作落腳點。通過借助這些媒體平臺層級高、權威公信力強、覆蓋影響面大等優勢,擴大本地知名度,讓更多的大企業、大項目在本地落地生根,為推進縣域經濟快速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外部環境。
(關鍵字: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