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精密零部件生產企業,豐光精密2021年三季度的營收增幅48.69%,凈利潤增幅59.74%。如此強勁的業績走勢,以及幾天就曾翻倍的股價,為什么這家公司如此受市場青睞?豐光精密(NQ:430510)于2001年成立,辦公地點在山東青島,主要生產銷售精密機械加工件和壓鑄件等金屬零部件以及提供金屬零部件加工勞務。公司的業務主要聚集在工業自動化、汽車零部件、半導體和軌道交通領域,客戶均為各個領域內領先企業如知名導軌制造商蒂業技凱、伺服電機供應商安川電機和山洋電機、汽車零部件頂級供應商均勝電子(SH:600699)等。
公司目前業務主要分為精密零部件生產和加工,前者是公司根據客戶需求自主研發生產,后者為客戶提供來料加工服務。近年來公司業務構成沒有變,但零部件占比有減少趨勢,與客戶減少加工訂單有關。
精密零部件又分為加工件和壓鑄件,加工件是利用機床對鋼材等金屬進行切割、沖壓成型,壓鑄件是在壓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屬液壓射到模具中冷卻成型。公司生產的零部件主要為各類不銹鋼、鋁、鐵、銅制結構件,根據客戶的需求定制,具有非標準化特征。
公司在半導體行業的產品有真空泵主軸、高端家電電路板核心散熱部件;工業自動化行業有自動化工廠柔性生產線配件、伺服電機主軸、產業機器人精密配件、精密直線導軌滑塊;汽車行業有汽車安全帶裝置轉軸、汽車發動機漲緊支臂;軌道交通行業有高速列車減震器主件、高速列車高壓連接器。
對于精密機械加工產品的的質量要求主要體現在精密度上,精密度越高,可容忍誤差越小,相應的產品質量越好。精密度包括表面質量和加工精度,表面質量有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就是表面粗糙度,行業標準至少要達到Ra0.4-0.8,公司產品表面粗糙度最高能夠達到Ra0.04。對于壓鑄件的質量要求體現在產品的強度、抗壓性和致密性上,公司制造的壓鑄產品的精度公差最高能控制在±0.02毫米以內,完全能夠滿足客戶對于鏟平各方面的性能要求。
在金屬零部件加工方面,由于公司下游部分客戶對零部件的質量和性能有特定要求,因此存在自購原材料委托公司代加工的情況。而公司憑借先進的設備和成熟的工藝,被下游客戶認可從而被委托進行代加工。
公司早期是一家日本獨資企業,主要從日本引進先進的設備和成熟的生產工藝,為日本客戶提供機械零部件的精密加工服務。2009年被中方股東收購全部股權轉為中資公司,隨著公司漸漸掌握了精密機械加工的生產技術后開始開拓國內市場,形成了以日本客戶為基礎、歐美客戶為依托、國內客戶為目標的業務布局。
近年來公司境內銷售占比不斷增加,與國內新增客戶增多有關,同時也與日本經濟不景氣導致的采購需求下降有關。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合理均衡的客戶分布使得公司具備一定的抗風險能力,在歷次經濟危機如2008 年金融危機、2019年中美貿易戰和2020 年新冠病毒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中都能夠穩健的發展。
公司處于產業鏈的中游位置,從上游的供應商采購鋼材/毛坯件、鋁合金等金屬原材料,為下游的品牌制造商提供高質量的金屬零部件制造加工。公司上游為大宗商品,受商品價格波動影響大;但由于是完全競爭行業,產品的供應穩定,因此受供應商的影響較小。公司客戶主要集中在工業自動化、汽車、半導體和軌道交通領域,2020年前五大客戶銷售占比為74.17%,雖然與行業巨頭合作為公司帶來了穩定的收入來源,但集中度較高存在客戶依賴。
由于精密零部件下游應用行業廣泛,不同應用領域對產品的要求不同,所以行業內企業在各自細分產品上呈現獨立競爭的格局,市場整體集中度并不高,還沒有形成行業內絕對的龍頭企業。隨著下游客戶對精密金屬件生產要求提高,以及不斷嚴格的供應商準入體系,精密機械加工件和壓鑄件行業競爭格局趨于集中。公司憑借先進的工藝和高精密、高穩定的產品,具有不錯的競爭優勢。
根據數據顯示,截至 2018 年末,全行業企業數量近 2.4 萬家。行業內企業平均年收入約為 1.4 億元,行業集中度不高,我國尚未形成精密金屬制造行業絕對龍頭企業。公司的競爭對手有:華亞智能(003043)、優徳精密(300549)、吉岡精密(836720)、寶馨科技(SZ:002514)、瑞瑪工業(002976)、東山精密、長盈精密、聯誠精密、今創股份、威奧軌道等。
這些公司業務分布在精密零部件各個應用領域,華亞智能專注于半導體精密金屬件,是半導體精密金屬件領先供應商;優德精密主營汽車模具零部件,目前已獲得多家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的認可;吉岡精密是一家鋁、鋅合金精密零部件制造企業,是蒸汽加熱器細分領域的隱形龍頭;瑞瑪工業從事移動通信、汽車、電力電氣等行業精密金屬零部件,業內品牌知名度高。由于精密金屬制造行業下游應用領域廣泛,服務不同下游行業的企業之間競爭較少,公司在高精度、高穩定性的精密零部件生產上與這些公司并無直接競爭關系。
公司屬于技術與人力密集型企業,已具備成熟的產、供、銷業務體系,憑借著優秀的生產技術和工藝獲取了下游客戶的認可。由于行業產品多為定制化,且對產品加工精度、表面質量、穩定性等方面要求較高,行業存在較高的進入壁壘。加之公司產品的技術附加值高,一旦形成穩定供應不會被輕易取代,公司具有較深的護城河。
公司自主研發的諧波減速機已進入小批量試制及工藝改進階段,預計2022年將進行測試及試產。諧波減速器是一種新型傳動技術產品,能夠精確的將電機轉速降到設備所需要的速度,具有傳動效率高、精度高和運動平穩等優點,廣泛應用于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醫療器械、光伏發電、數控機床等領域。
目前全球范圍內能夠提供高性能精密減速器的廠商并不多,大多數市場份額被日本企業占據。國內減速器供應商也以外資品牌主導,近70%以上市場份額由外資品牌占據。國內上市的產品標準以滿足國內機器人廠商要求為主,還未能進入國際四大機器人廠商供應鏈。而公司生產的諧波減速機對標四大機器人供應商的產品標準,若進展順利有機會成為首個進入國際知名機器人廠商供應鏈的國產諧波減速機產品。
諧波減速機作為機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隨著工業機器人的廣泛運用,未來市場規模可觀。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1至7月國內工業機器人產量為205094臺,同比增長64.6%,這將帶動精密減速機行業的快速發展。據統計,2020年我國諧波減速器市場規模達15.7億元,同比增長20.77%,隨著行業內企業規模化生產的實現與下游工業機器人等產業的快速發展,未來行業規模將持續擴大,預計到2025年其市場規模將達47億元左右,行業前景樂觀。
此外,公司的輕負載機器人項目已試驗成功,并成功下線。公司制造的輕負載機器人能夠高速、高精度的完成焊接、切割、搬運、上下料、包裝、檢測、探傷、分類、裝配、貼標、噴碼、打碼和噴涂等各項工作,能夠在狹小的空間內靈活的進行作業。
在半導體制造裝備領域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20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為8848億元,同比增長17%。其中制造業銷售額為2560億元,同比增長19.1%。根據中投顧問預測,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未來兩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7.12%,2022年將突破萬億,市場前景廣闊。
在工業自動化領域,公司終端產品以工業機床和工業機器人為主。國內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提高使得工業機器人需求空間較大,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工業機器人產量23.92萬套,同比增長63.9%,創下歷年同期新高。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售額將達66.3億美元。而在工業機床領域,根據前瞻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數控機床產業規模為4405億,同比增長34.7%;預計到2026年中國數控機床市場規模將超過620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
在汽車行業,公司在汽車領域的產品主要為汽車零部件,不管是新車的生產制造,還是在售后服務領域均被應用。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2021年上半年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56.9萬輛和289.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4.2%和25.6%。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帶動了整個汽車產業的繁榮,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從2016年的29.8萬輛增至2020年的120.1萬輛,年復合增長率為41.7%,2021年1-6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128.4萬輛,同比增幅高達205%。總體上看,隨著疫情穩定和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汽車行業的長期發展潛力較大。
在軌道交通行業,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國內地累計有49個城市投運城市軌道交通線路8448公里,其中地鐵6641公里。2021年上半年共新增運營路線長度478.97公里。新增軌道交通線路的投入使用將帶來大量的新造車輛需求,帶動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另外新型軌道交通的發展,也為軌道交通制造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可見,公司主營業務領域市場容量較大,且受國家產業政策的扶持,未來會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公司近幾年研發費用占同期營收比重為5%左右,略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其中主要以人工費用為主,研發人員平均薪資10.35萬,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公司截至2021上半年員工人數為403人,與去年同期398人相比幾乎沒有增長。其中以生產人員和技術人員占比最多,分別為63%和18%。
公司實控人為李軍,持有公司69.67%股權,自公司成立以來就在公司任職。前十大股東持股占比99.46%,股權結構穩定。公司在美國密歇根州有一家全資子公司FGA,2016年成立,仍從事公司主營業務。公司僅在2016年進行過一次現金分紅,目前無員工持股平臺。
公司近幾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79億、1.72億、1.78億和1.95億,扣非凈利潤分別為2145萬、2452萬、2648萬和3385萬。可見公司業績在2020年以前幾乎沒有增長。而今年在大宗商品漲價的背景下,公司的業績逆勢突圍,表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動能。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公司加大市場拓展力度使得半導體、工業自動化和汽車類產品營收增加,前期開發的新用戶也已實現量產,可謂多年磨一劍;另外公司通過自動化改造和精細化管控,期間費用下降、生產效率提高進一步提升了盈利能力。公司有較高的毛利率和凈利率,毛利率在35%左右,凈利率在14%以上。近年來公司的毛利率呈上升趨勢,主要因為公司調整了產品結構,毛利率高的半導體類業務營收占比提高,而毛利率較低的汽車配件業務占比下降所致。2020年上半年半導體類業務的收入占比為36.85%,較2019年提升13.42個百分點;汽車配件類業務的收入占比為21.48%,較2019年下降14.05個百分點,使得公司綜合毛利率同比增長5個百分點。截至今年三季度公司現金比率為1.4,流動性資產充裕。持有短期有息負債900萬,額度較少,不存在償債風險。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占營收比例為31%,其中1年內應收賬款占比96%,考慮公司客戶資信狀況良好,應收賬款發生壞賬損失風險較低。公司資產負債率為11.7%,負債規模低,2020年無任何有息負債,財務狀況良好。
公司此前募集資金主要用于擴充工業自動化和半導體制造產品的產能,建設周期為兩年,預計項目建成后,工業自動化項目新增產能804萬件,產能增幅81%,達產后每年增加收入8767萬元;半導體擴產項目新增產能200萬件,產能增幅98%,達產后每年增加收入5131萬元。預計未來每年將帶來1.38億的營收增長,2500萬左右的凈利潤增量。
公司截至2020上半年,工業自動化生產線和半導體生產線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6.2%和90.76%,接近飽和狀態。同時考慮下游客戶不斷提高產品要求,現有設備已無法滿足新工藝和技術操作方面的要求,且隨著客戶訂單的持續增長產能不足以滿足未來新增的需求,募集資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020 年 11 月 18 日與,公司與蒂業技凱力知茂(廣州)汽車配件有限公司簽署了《THK 力知茂——青島豐光華北生產基地合作合同》和《交易基本合同書》。項目全部投產后預計年銷售額可達 4 億元。蒂業技凱力知茂(廣州)汽車配件有限公司的母公司 THK RHYTHMCO.,LTD 是 THK 株式會社汽車業務板塊的專業公司,專注于汽車轉向懸掛重要保障部品的研發制造,為豐田、大眾、日產、本田、福特等世界知名的汽車公司提供轉向懸掛系統關鍵部。
綜上,豐光精密是一家小而美的精密零部件制造企業,雖然處于充分競爭行業,但公司憑借出色的技術工藝在細分領域建立了不錯的競爭優勢,有較強的研發能力。公司下游的半導體、工業自動化都是高景氣度行業,客戶均為國內外知名企業。隨著公司進入精選層,進行融資擴產,多年積累的技術和客戶開始爆發,今年三季度業績大幅增長,顯現出很強的后勁。
通過此次產能擴張,以及新產品的即將出世,相信公司在未來還將迎來新一輪的業績增長。公司目前TTM市盈率為63.8倍,同行可比公司平均TTM市盈率50.26倍,估值偏高,反映出市場對于公司未來業績高成長的預期。公司能否在汽車懸掛系統、諧波減速器、半導體用真空泵等領域產生高業績,讓我們拭目以待。
(關鍵字:半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