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氪成立上海智能研發中心
比亞迪半導體沖刺 IPO
集度汽車機器人概念車曝光
奔馳將采用 Luminar 激光雷達
四維圖新 2021 年業績成功扭虧為盈
小馬智行公開第六代量產車規級 L4 自動駕駛系統設計
傳圖森未來正與福田汽車商談合作
小鵬 NGP 2021 年累計行駛里程 1750 萬公里
MAXIEYE 與黑芝麻達成戰略合作
主線科技與探維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英自動駕駛公司 Wayve 獲微軟等 2 億美元投資
文遠知行自動駕駛里程突破 1000 萬公里
地平線與上汽通用五菱合作智能駕駛量產普及
元戎啟行與一徑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極氪成立上海智能研發中心
1月20日,極氪面向全球發布求賢召集令:誠意招納智能駕駛、智能座艙、電子軟件、整車架構等領域的技術研發人才,以及用戶端、生態端等人才加入。與此同時,極氪官宣成立上海智能研發中心,預計團隊規模將達1500人左右,以加速布局全棧自研。
事實上,秉持著“平等,多元,可持續”的品牌價值,極氪已經聚集了包括軟件、新能源等方向在內的近萬人研發團隊,同時具備大量營銷跨界人才以及用戶生態服務團隊。
比亞迪半導體沖刺IPO
1月20日深交所創業委的一則公告顯示,比亞迪旗下最關鍵業務之一比亞迪半導體,開啟上市。據深交所創業上市委2022年第5次審議會議公告顯示,比亞迪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半導體)將于1月27日創業板首發上會。
而根據最新招股書信息,此次IPO擬募資26.86億元,投建新型功率半導體芯片產業化及升級項目、功率半導體和智能控制器件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集度汽車機器人概念車曝光
1月18日-19日,集度JiDU相繼發布了其全新汽車機器人品牌標志“Pixel-J”、品牌視覺體系以及概念車的部分產品設計樣式。
根據集度官方所述,Pixel-J主體由像素點和字母J組成,象征著未來的入口,傳遞著人與科技及未來的連接。此外,集度還公布了概念車部分外觀和內飾設計細節,概念車將于4月正式亮相北京車展。首款量產汽車機器人將在2023年上市交付,其外觀將與概念車保持90%一致。
奔馳將采用Luminar激光雷達
據外媒報道,1月20日,Luminar表示已與梅賽德斯-奔馳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奔馳計劃在下一代汽車平臺上使用Luminar的激光雷達,以實現高速公路上的半自動駕駛功能。但是奔馳和Luminar拒絕透露哪些車型將采用激光雷達技術、計劃使用該技術的汽車數量以及這些汽車的上市時間。Luminar表示,奔馳還將收購其少數股份,但未透露持股比例。
美東時間1月20日,Luminar的股價飆升25%,創下了兩個多月來最大的單日漲幅。截至1月19日收盤,今年Luminar的股價累計下跌了20%。
四維圖新2021年業績成功扭虧為盈
1月16日晚,四維圖新NavInfo官方宣布了其2021年度的業績預告,該公司去年凈利潤可達1.01億元至1.31億元人民幣,同比預增132.65%到142.45%,成功實現扭虧為盈。
報告期內,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且其核心車規級導航業務持續保持增長態勢;與此同時,自動駕駛及車聯網業務的發展勢頭強勁,正逐漸成為其新的業務亮點;位置大數據平臺產品及服務與汽車電子芯片業務也均在穩步發展,受到了廣大政企客戶認可。
小馬智行公開第六代量產車規級L4自動駕駛系統設計
1月20日,小馬智行首度公開第六代面向L4車規級量產設計的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外型設計、傳感器及計算平臺方案。第一批搭載該系統的車型為豐田 S-AM(SIENNA Autono-MaaS),將于今年在國內開啟道路測試,2023年上半年投入日常運營。
據悉,新一代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繼續沿用多傳感器融合路線,首次大規模采用了固態激光雷達,傳感器總數量達到23個。這套量產級方案還采用了其自研的車規級L4自動駕駛計算單元,搭載單顆算力254 TOPS的英偉達DRIVE Orin?系統級芯片,在CUDA?并行計算架構和深度學習加速器(NVDLA)加持下,有更高性能、更高帶寬、更低時延。
傳圖森未來正與福田汽車商談合作
據外媒報道,自動駕駛技術初創公司圖森未來正與商用車制造商福田汽車進行談判,以將其自動駕駛軟件安裝在北汽福田生產的卡車上,旨在提高長途物流效率。對此,圖森未來和福田汽車發言人均拒絕置評。
據了解,圖森未來全無人化試運營項目的開發積累已歷時超過一年半,致力于研發滿足L4級別要求的無人駕駛系統,并確保其冗余性、可靠性和穩定性能夠在公開道路上實現全無人化的安全運營。就在2021年12月30日,圖森未來還成功完成全球首次無人駕駛重卡在公開道路的全無人化測試,全程無安全員值守和任何人為干預。
小鵬NGP 2021年累計行駛里程1750萬公里
1月17日,小鵬汽車公布OTA年度報告顯示,NGP導航輔助功能2021年度累計行駛里程1750萬公里,VPA停車場記憶泊車2021年累計使用14萬次。
MAXIEYE與黑芝麻達成戰略合作
1月21日,MAXIEYE與黑芝麻智能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于2022年陸續發布下一代高階智能駕駛平臺化產品方案,覆蓋高低速場景,以中央集成式域控制器,實現L2++行車智能化及泊車智能化一體式功能。
主線科技與探維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1月19日,自動駕駛卡車公司主線科技與激光雷達企業探維科技達成戰略合作,根據協議,雙方將聚焦港口和干線物流自動駕駛場景,共同研發部署搭載探維科技96線-192線激光雷達產品的自動駕駛卡車。
截至目前,主線科技自動駕駛車輛累計運輸里程已突破150萬公里;探維科技則于2021年發布了Scope的迭代產品和全新192線車規級混合固態激光雷達,并完成了車規級工廠的建設與產品下線交付。
英自動駕駛公司Wayve獲微軟等2億美元投資
1月17日,據外媒報道,英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Wayve獲2億美元B輪融資,投資者包括微軟、維珍(Virgin)和Baillie Gifford等。
文遠知行自動駕駛里程突破1000萬公里
1月17日,L4級自動駕駛公司文遠知行WeRide宣布,該公司在公開道路上的自動駕駛里程突破1000萬公里,其中全無人駕駛里程超過250萬公里。
據悉,文遠知行的1000萬公里由超過300輛自動駕駛汽車在中美兩地、經四年多時間測試和運營積累而來。這些車隊包括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無人駕駛小巴Robobus和無人駕駛貨運車Robovan等車型,布局在中國廣州、鄭州、南京、武漢、安慶和美國圣何塞等城市。
此外,文遠知行通過將其在公開道路積累的1000萬公里同步在自研的城市級仿真平臺上進行場景復現和泛化,形成了超過80億公里的模擬測試里程。
地平線與上汽通用五菱合作智能駕駛量產普及
1月14日,AI芯片廠商地平線與上汽通用五菱達成全面戰略合作。雙方將在ADAS、自動駕駛、車載智能交互等領域合作,推動智能駕駛產品落地。
根據合作協議,地平線將提供以全系列征程芯片為核心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助力上汽通用五菱布局汽車智能化。
元戎啟行與一徑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1月17日,L4級自動駕駛公司元戎啟行與MEMS激光雷達廠商一徑科技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基于MEMS激光雷達,合作推出更低成本、可量產的L4級自動駕駛前裝解決方案。
2021年12月,元戎啟行發布的成本低于1萬美元的L4級自動駕駛方案DeepRoute-Driver 2.0,即搭載了3顆一徑科技MEMS激光雷達ML-30s。
元戎啟行成立于2019年,目前在全國累計的路測里程超過300萬公里。
Waymo與物流商J.B.Hunt擴大自動駕駛卡車合作
1月14日,據外媒報道,Waymo旗下的自動駕駛干線物流業務Waymo Via宣布,與物流運營商J.B.Hunt擴大合作,將當前雙方共同進行的試點項目轉為長期合作協議,并約定J.B.Hunt將成為未來首個搭載Waymo Via全自動駕駛卡車的運營商。
據悉,雙方此前的試點項目開始于2021年初,往返于美國得州休斯敦與Fort Worth之間的I-45號公路,期間更完成862,179磅貨物運輸,實現了100%按時運達和0事故。
2022年,雙方將在同一條干線上擴大自動駕駛卡車規模,但目前并未公布具體計劃。
(關鍵字:半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