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長遠,方能決勝于明天。氣候變化、資源稀缺、消費方式轉變……各種全球大趨勢都在左右造紙行業的未來,也在左右造紙企業為謀發展而布下的一顆顆棋子。面對趨勢,造紙行業會如何看待,造紙企業會如何轉變?
保護脆弱的全球生態環境,是未來最為艱巨的任務之一。這一全球大趨勢,必將左右造紙行業未來的發展。
氣候變化、人口增長、消費方式轉變正在源源不斷地對自然資源施壓。正是如此,未來社會需要的是將對生態環境影響降到最低的企業。那么,一直以來被冠以資源消耗大戶、污染環境大戶頭銜的造紙行業,會如何看待?此刻,這場“蛻變”已經開始。
尋找保護資源的有效途徑
人類現代生活對于紙與紙制品的需求急速增加,正在考驗著造紙行業的原料資源。
隨著人口的增長,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紙巾、衛生用品及紙包裝的需求不斷上升,對應的包裝紙板、瓦楞紙板、針(闊)葉木漿、絨毛漿等原料的需求必然也是“水漲船高”。而紙與紙制品的生產主要依賴于森林資源,因此森林的可持續發展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我國是全球紙漿消費量最大的國家。2014年,我國紙漿消耗總量9484萬噸。但是,我國又是森林資源匱乏的國家。目前,我國是全球進口紙漿最多的國家,國際市場上商品漿超過一半賣到中國。即使是國內紙漿廠生產的木漿,其主要原材料木片也大部分依靠進口。
那么我國造紙行業如何既能做到保護生態環境,又能做到可持續發展?世界造紙行業的發展驗證了林漿紙一體化是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最好途徑。
今年3月,在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林漿紙分會成立大會上,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北京代表處市場轉型總監金鐘浩表示,WWF的研究表明,目前全球7%林地用于人工林種植,可以供應超過50%的全球商業木材需求。林漿紙的發展,不僅關系到滿足市場對木纖維的需求,而且還關系到生態環境、社區生計和社會和諧發展。因此,發展人工林的可持續管理和經營,不僅有利于推動中國林漿紙企業的發展,也有利于天然林保護,有利于中國環境改善,有利于推動中國林漿紙社區經濟的健康發展和全球的環境安全。
在我國,目前山東晨鳴集團、岳陽林紙公司、華泰集團、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都有布局自己的原料林基地。
然而,遠水解不了近渴。我國目前的森林資源現狀,應對如此龐大的紙漿需求量是難以實現的,并且森林培育成本也不是每個企業都能承受之重。一些造紙企業已經開始嘗試研究用秸稈、竹子進行清潔制漿造紙的循環經濟示范項目,其中也不乏成功的案例。
因此,如何保護資源、達到清潔生產、實現循環經濟是未來我國造紙企業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