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內非洲瘟豬疫情擴散至規模養殖戶,豆粕供應預期寬松的判斷,疊加國內豆油庫存自高位連續回落,買油賣粕套利積極,連盤油粕主力1905合約比值從2.0620大幅上漲,最高達到2.3411,漲幅近15%。目前豆油粕比值擴大已有段時間,下面將結合相關基本面變化及季節規律和歷史數據進行分析,并作出后期的套利建議。
豆粕供應趨向寬松
全球大豆供應趨向于寬松壓力持續存在,最新的數據顯示,2018/2019年度全球大豆度結轉庫存預估為1.072億噸,高于2月份報告預估的1.067億噸。雖然美豆壓榨數據增加27萬噸及巴西產量數據下調50萬噸,但阿根廷及我國壓榨數量共減少120萬噸,致使全球大豆庫存亦出現增加。
我國大豆的供應近80%靠進口,目前中美貿易談判接近尾聲,有望達成一定協議,但是受非洲瘟豬疫情不斷蔓延的影響,國內飼用豆粕需求有可能超預期減弱,2019年豆粕需求同比持平或略有下降200萬噸。整體豆粕市場供應仍趨向于寬松,長期基本面走弱邏輯不變,但是目前豆粕價格已經對貿易摩擦利空充分反應,繼續大幅下跌空間也將有限。關注3月末即將公布的美豆種植意向報告及4月天氣情況對價格的指引。
豆油需求端有增量
我國豆油基本用于食用消費,過去三年,國內油脂供應過剩,豆油消費量保持在2%—6%的增幅。同時,我國實施植物油標簽新規,豆油消費增加,整體消費端需求增加量約為60萬—80萬噸。整體豆油供應趨于偏緊,長期利好豆油市場價格,短期豆油價格底部夯實仍需一定時間。
季節性因素分析
受國內養殖業高速增長影響,歷年二三季度,在飼料消費旺季、油脂淡季影響下,豆油與豆粕的5合約與9月合約都是以振蕩走低為主,一四季度則剛好相反。
目前豆油粕比為2.2678,處于相對高位,現貨油粕比值為2.2432,豆油粕期貨比值處于升水狀態,臨近交割月由于季節性因素及期貨比值向現貨比值靠攏特性影響,短期期貨比值有向近期均值附近回歸的可能,但長期來看,比值回歸均值附近后有繼續走闊的可能。
后市豆油粕比值走勢判斷及操作策略:
1.目前中美貿易摩擦進入收尾階段,有望達成一定協議,但達成最終協定的時間未定,中國可能大量進口美國大豆至少2000萬噸以上,整體大豆供應量有望恢復性反彈,豆粕供求可能將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過剩,而豆油將會處于相對均衡狀態。
2.非洲豬瘟持續發酵,后期的生豬存欄量預期仍將被動減少,豆粕可能面臨超過預期減弱的風險。整體2019年在豆粕需求量低迷的情況下,可能導致國內豆油的供求出現較大的缺口,豆油相對豆粕偏強。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長期油強粕弱的走勢將延續,目前豆油、粕比值在高位已有所回落,后期再度下跌至年初水平以下的概率較小,若后期比值收窄至2.06—2.1區間,可布局買油賣粕多單,關注中美貿易達成協議情況及中加關系影響。
主要的風險點有:
1.中國政府未實質性取消進口美國大豆的25%關稅,高成本支撐下,不排除豆油粕比值跌破年初低點的可能,投資者需要關注基本面的變化情況,謹慎入場。
2.每年4—9月處于北美大豆播種、生長及成熟期可能出現天氣炒作。
目前豆油粕比值擴大已有段時間,下面將結合相關基本面變化及季節規律和歷史數據進行分析,并作出后期的套利建議。
豆粕供應趨向寬松
全球大豆供應趨向于寬松壓力持續存在,最新的數據顯示,2018/2019年度全球大豆度結轉庫存預估為1.072億噸,高于2月份報告預估的1.067億噸。雖然美豆壓榨數據增加27萬噸及巴西產量數據下調50萬噸,但阿根廷及我國壓榨數量共減少120萬噸,致使全球大豆庫存亦出現增加。
我國大豆的供應近80%靠進口,目前中美貿易談判接近尾聲,有望達成一定協議,但是受非洲瘟豬疫情不斷蔓延的影響,國內飼用豆粕需求有可能超預期減弱,2019年豆粕需求同比持平或略有下降200萬噸。整體豆粕市場供應仍趨向于寬松,長期基本面走弱邏輯不變,但是目前豆粕價格已經對貿易摩擦利空充分反應,繼續大幅下跌空間也將有限。關注3月末即將公布的美豆種植意向報告及4月天氣情況對價格的指引。
豆油需求端有增量
我國豆油基本用于食用消費,過去三年,國內油脂供應過剩,豆油消費量保持在2%—6%的增幅。同時,我國實施植物油標簽新規,豆油消費增加,整體消費端需求增加量約為60萬—80萬噸。整體豆油供應趨于偏緊,長期利好豆油市場價格,短期豆油價格底部夯實仍需一定時間。
季節性因素分析
受國內養殖業高速增長影響,歷年二三季度,在飼料消費旺季、油脂淡季影響下,豆油與豆粕的5合約與9月合約都是以振蕩走低為主,一四季度則剛好相反。
目前豆油粕比為2.2678,處于相對高位,現貨油粕比值為2.2432,豆油粕期貨比值處于升水狀態,臨近交割月由于季節性因素及期貨比值向現貨比值靠攏特性影響,短期期貨比值有向近期均值附近回歸的可能,但長期來看,比值回歸均值附近后有繼續走闊的可能。
后市豆油粕比值走勢判斷及操作策略:
1.目前中美貿易摩擦進入收尾階段,有望達成一定協議,但達成最終協定的時間未定,中國可能大量進口美國大豆至少2000萬噸以上,整體大豆供應量有望恢復性反彈,豆粕供求可能將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過剩,而豆油將會處于相對均衡狀態。
2.非洲豬瘟持續發酵,后期的生豬存欄量預期仍將被動減少,豆粕可能面臨超過預期減弱的風險。整體2019年在豆粕需求量低迷的情況下,可能導致國內豆油的供求出現較大的缺口,豆油相對豆粕偏強。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長期油強粕弱的走勢將延續,目前豆油、粕比值在高位已有所回落,后期再度下跌至年初水平以下的概率較小,若后期比值收窄至2.06—2.1區間,可布局買油賣粕多單,關注中美貿易達成協議情況及中加關系影響。
主要的風險點有:
1.中國政府未實質性取消進口美國大豆的25%關稅,高成本支撐下,不排除豆油粕比值跌破年初低點的可能,投資者需要關注基本面的變化情況,謹慎入場。
2.每年4—9月處于北美大豆播種、生長及成熟期可能出現天氣炒作。
(關鍵字:豆油 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