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澳洲朗塞斯頓4月14日報道,必和必拓正醞釀要剝離非核心的鋁、鎳和錳業務,在各界討論這些資產剝離計劃時,“失寵”一詞多次浮現。
這些描述公司計劃的措辭,值得我們加以審視,因為其所透露的訊息通常要比公司各項索然無味的聲明給人更多啟發。必和必拓自己倒是沒有使用“失寵”這個詞,這是路透、悉尼先驅晨報、華爾街日報等媒體用來描述這些資產的字眼。
必和必拓執行長Andrew Mackenzie的確說過,在”下一階段的精簡化過程“中,公司在考慮一系列選項,但只會選擇那些能夠加強股東價值的選項。
必和必拓確認了四項支柱業務-鐵礦石、銅、煤炭和石油-而鉀肥則是潛在的第五項。這才產生出了鋁、氧化鋁、鋁土礦、鎳、錳這些所謂失寵資產的說法。
據媒體的報道,這些業務可能會作為單獨的實體被剝離出來,就像十多年前必和必拓剝離澳洲鋼鐵資產那樣。這似乎是說,這么做可以讓必和必拓聚焦于利潤的主要來源,同時削減掉拖累資產負債表和股價的累贅資產。
自年初以來,必和必拓在澳洲上市股票價格已下跌近1%,4月11日收盤時報37.62澳元(35.36美元)。與此同時,標普高盛商品價格指數(GSCI).SPGSCI今年迄今累計上漲3.2%。該指數涵蓋了能源和礦產品,更適宜與必和必拓股價表現相對比。
如果拉回到2012年中期來看,則情況顯得大不相同。當時必和必拓改變方向,承諾縮減資本支出,并擴大回饋股東。自7月18日觸及2012年低位以來,必和必拓股價回升24.6%,而標普GSCI指數自6月21日所及2012年低位反彈16.7%。
不過必和必拓的表現不及大盤,澳洲指標股指S&P/ASX 200指數自2012年6月所及當年低位反彈幅度為36%。這些對比反映出,Mackenzie仍面臨實現更多股東價值的壓力,也因此外界臆測表現不佳的資產將被出售或剝離。
根據截至12月的六個月必和必拓財務數據,鋁事業的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之利潤(EBITDA)為2.34億美元,錳事業為2.93億美元,鎳則虧損5,100萬美元。
整個集團的EBITDA為170.6億美元,所謂不受寵愛業務僅占全部EBITDA的2.8%。即便如此,如果這些業務被剝離,新事業的價值可能多達200億美元,相當于公司目前市值約1,814億美元的11%左右。
這就是為什么股市樂見必和必拓考慮剝離非核心資產的報導。這對于必和必拓的好處顯而易見,甚至新公司也能受益于專門管理團隊,他們想來會“寵愛”這些資產,并進行投資以改善回報。
不過,剝離表現不良資產,確實也會降低必和必拓作為多角化礦商的地位,而且會變得更加依賴四大商品。雖然必和必拓已經成功地削減成本,并從現有資產萃取價值,但是四大核心事業的前景不確定性,大概和那些失寵事業的大宗商品一樣嚴重。鐵礦石傾向下行,因為中國需求增速放緩,而且新增供應即將上市。
焦煤前景同樣走軟,因全球煉鋼和熱力煤市場仍處于供應過剩狀態。若價格上漲將刺激美國出口增加,從而可能遏制漲勢。銅價走勢也將遇阻,受累于中國經濟成長速度的不確定性,以及礦山供應增加。甚至原油可能也難以上漲,這是由于中東和美國供應增加,但需求增長低迷。
相比之下,鎳市場正受益于印尼礦石出口禁令,倫敦期鎳價格今年以來已經上漲25%。由于錳主要用于煉鋼,前景或許不太光明,但必和必拓在澳洲的GrooteEylandt礦山為全球最大錳礦之一,相對競爭對手或許擁有成本優勢。
鋁在全球范圍仍然供應過剩,但必和必拓的南非煉廠可能成本相對較低,在澳洲的鋁土礦、氧化鋁業務也或許能因印尼礦石禁令而獲得助力。
比起必和必拓的核心資產,這些失寵的非核心資產或許中長期前景更好。在大宗商品資產走低之際,與其將這些資產棄之不顧,或許對它們稍加關注會是更好的主意。
(關鍵字:必和必拓 澳洲 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