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鋼連續兩周大跌,鋼市恐將展開新一輪下跌。而這與市場此前的預期已經大相徑庭,7月鋼市不但沒有止跌還進一步下行。鋼企和貿易商正在遭遇比2008年以來更為嚴峻的生死考驗。
鋼價7月不漲反跌
繼7月第二周大跌之后,上周滬上建筑鋼價再次出現恐慌性下挫,單周噸價跌幅超過百元。截至20日,西本指數報在每噸3790元的價位上,一周下跌130元。目前,滬上優質品二級螺紋鋼代表規格的噸價在3680元左右,一周下跌120元;滬上優質品三級螺紋鋼報價在每噸3880元左右,一周下跌100元。
整個6月份,鋼市還能勉強“橫盤整固”,但進入7月份,鋼市新一輪的跌勢可謂“來勢洶洶”。在連續2周的大幅下滑后,一些主要品種的價格已回到兩年前的低點,“而且仍無任何企穩的跡象”。
近期,鋼廠價格的傳導效應逐漸顯現。繼寶鋼率先下調8月份出廠價之后,鞍鋼、武鋼、首鋼等一線板材企業“一律跟隨”,8月份出廠噸價都全面下調了100至200元。建筑鋼廠家在現貨價加速下跌的情況下,其最新出廠定價也是競相下調,福建三鋼、鄂鋼等鋼廠單次的噸價下調幅度都達百元以上。市場人士分析指出,“以旬定價”的沙鋼、河北鋼鐵等廠家的出廠價與市場價的倒掛幅度已超過每噸200元,鋼廠出廠價繼續大幅下調已難以避免。
此外,鋼產量的調整還是難以令市場滿意。最新數據顯示,7月上旬全國粗鋼日均產量估計在195.81萬噸左右,旬環比下降0.36%。目前盡管多數鋼廠已處于虧損狀況,但鋼廠減產并不明顯,部分鋼廠仍在積極消耗前期高價的原料庫存,產能釋放繼續保持在高位。
據國內知名鋼鐵現貨交易平臺提供的最新市場報告,現貨鋼市在承受一定的壓力之后,這一壓力正在向鋼廠和上游的礦市等原料市場傳導。在連環效應之下,鋼價可能會有進一步走低的空間。
鋼企大面積虧損難以避免
武鋼總經理鄧崎琳在近日召開的工作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全球經濟持續低迷,我國經濟增速減緩,鋼鐵企業效益大幅下滑,全行業遭遇新世紀以來最為困難的時期。1至6月份,武鋼鋼鐵主業“守住了微利底線”。而綜合分析下半年各方面因素,“本著實事求是原則”,武鋼集團決定將全年利潤目標由30億元調整為16億元。
他坦承,武鋼在嚴酷環境下“市場開拓能力不足,品種結構調整步伐不快,應對危機力度不大,效果不明顯”。
武鋼將全年利潤目標減半,充分體現出目前鋼鐵行業的盈利窘境。
截至7月18日,已公布半年業績預報的20家鋼企中,除了攀鋼釩鈦、寶鋼股份和久立特材利潤預增外,其余17家企業皆為預降或者預虧。其中,鞍鋼股份曝出19.76億元的巨虧。而利潤增長最多的攀鋼釩鈦也因為其主營業務為鐵礦石,并非鋼鐵冶煉。“目前鋼廠已經到了保命期,能限產的都限了。2008年都沒有今年這么狠。”河北一家產能規模在800萬噸的鋼廠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目前生產“大路貨”的企業只能保證銷售基本正常,但沒有利潤,算上各項費用后,處于微虧狀態。而生產專用鋼的企業已經到了“訂單消失”的地步。
首鋼集團最引以為豪的曹妃甸高端煉鐵煉鋼項目一直沒有實現盈利,且去年出現巨額虧損。與此同時,首鋼集團最近幾年在全國各地重組的幾家鋼廠大部分都處于虧損狀態。
首鋼股份(000959.SZ)公布的公司資產重組方案披露的數據顯示,首鋼曹妃甸項目——成立于2005年的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截至2011年12月31日,經審計的總資產715.75億元,所有者權益211.86億元,2011年營業收入294.88億元,凈利潤為虧損51.41億元。
此外,首鋼集團此前重組的貴州水城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貴陽特殊鋼有限責任公司、首鋼長治鋼鐵有限公司去年都是虧損的,只有通化鋼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伊犁鋼鐵有限公司實現微薄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