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大的航運、鋼鐵等企業效益下降明顯,甚至出現了較大額度的虧損
●4、5月央企盈利狀況不佳,6月央企實現凈利潤環比增長8%,又讓人看到了希望
●國資委已注意到經濟下滑給企業帶來的沖擊,多次強調央企要做好“過寒冬”的準備
北京7月22日電,國務院國資委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資委監管的117家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05679億元,同比增長9%;累計實現凈利潤3870.0億元,同比下降16.4%。雖然利潤下降明顯,但央企在上半年共上交稅費總額10167.1億元,同比增長16.4%。
受宏觀經濟下滑影響,今年以來央企各項經營指標總體呈回落趨勢。其中一季度央企實現凈利潤1813.7億元,同比下降13.6%,二季度凈利潤總額較一季度略有增加,達到2000多億元,但與去年同期相比盈利水平進一步下滑。
不過,上半年央企的表現也不是一片暗淡。今年前兩月,央企利潤下滑明顯,3月當月則實現凈利潤826億元,環比大幅增長了50.6%。4、5月央企盈利狀況不佳,而進入6月,央企當月實現凈利潤695.2億元,與5月份環比增長8%,又讓人看到了希望。從央企分布的行業來看,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大的航運、鋼鐵等企業效益下降明顯,甚至出現了較大額度的虧損。但央企中也不乏業績突出者,部分企業仍保持了凈利潤的兩位數增長。前不久公布的2012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最新排名中,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上榜數增加到43家,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和國家電網分別位列第五、第六和第七位,位次與2011年沒有變化。
今年以來,國資委已注意到經濟下滑給企業帶來的沖擊,多次強調央企要做好“過寒冬”的準備,并要求中央企業加大資源整合力度,調整產業、產品結構,重研發、穩增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轉型升級,擔負更多社會責任。國資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市場滑坡環境下的競爭是成本的競爭,通過“管理提升”可助推中央企業降低采購成本、財務成本、管理成本等,增強央企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