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發布的用電量數據引來了一片叫好聲,不過,很多人對此可能過于樂觀了。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全社會用電量416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8%,一些分析人士據此認為“經濟企穩態勢明顯”。但本報記者調查發現,經濟復蘇情況并不樂觀。
“從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用電量情況在逐旬好轉,但工業生產量還是沒有上去。”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歐陽昌裕表示。4月份全國工業用電量為3083億千瓦時,環比下降了1個百分點,顯示制造業仍然疲軟。“4月用電同比大幅增長是因為去年同期基數相對較低,這樣的增長并不牢固。”海通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姜超表示。
明升暗降
胡明龍是江蘇一家醫療設備公司的副總經理。眼下,他放下了公司的所有事情,來北京參加第22屆中國國際醫用儀器設備展覽會暨技術交流會。在這個會上,胡明龍不僅要了解醫用儀器設備展覽會的情況,更重要的是,要向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反映整個市場行情。
據他介紹,今年形勢不如想象中的好。“生產沒有變化,但利潤有所下降。”他說。
1-4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1630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9%。4月份,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7.66%。
但同比數據向好的背后依然存在問題。根據當月值計算,4月工業用電量環比下降1%,這是2012年9月以來首次出現環比負增長(不考慮受春節因素干擾的1、2月份)。考慮到4月的工作日比去年同期多出兩個,同比增速可能因此被推升,按照平均每個工作日的用電量計算,則4月工業日均用電量同比下降2.4%。
“用電量增速持續放緩,以及工業生產者價格加速回落,都反映了當前經濟復蘇動力不強,尤其是制造業回暖勢頭疲弱的情況。”金銀島分析師尚寶合表示。
業內專家認為,工業用電量環比下降顯示出國內鋼鐵等重工業產能過剩問題仍然突出,下游消化能力較弱,這也和此前已公布的PMI數據形成相互印證。
新政策或出
由于經濟回暖之勢尚不明顯,多數企業對前景表示擔憂。在湖南2236家企業中,23.6%的企業計劃二季度固定資產投資比一季度減少,僅有3.6%的企業計劃增加。這也是自2012年以來,該項指數首次下降到個位數。同時,企業生產意愿較低,導致購進原料意愿低,帶動4月購進價格系數大幅下降。
“城鎮化刺激投資帶來的增長短期還不能顯現,政策對于投資增長的控制趨于嚴格,且工業企業抗通脹能力較低,大宗商品價格指數變動過于頻繁可能會影響企業生產狀況,在輸入性通貨膨脹的影響下,出廠價格與購進價格的不對稱傳導機制將擠壓企業利潤。”工信部工業經濟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文彩霞則對媒體分析表示。
在國務院5月13日召開的全國電視電話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指出,“當前經濟發展形勢錯綜復雜,下行的壓力較大。”而在此前的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開了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宏觀政策要穩住,微觀政策要放活,社會政策要托底。在隨后的5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又指出,穩定增長、防控通脹、化解風險,努力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迫切需要在深化改革上下工夫、出實招。日信證券分析表示,這一時間點有些不尋常,后續或有政策出臺。
(關鍵字:電力 用電量 工業用電 制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