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28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今天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一季度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雙邊貿易額2360億美元,占全國進出口總額的26%。利用外資方面,一季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華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57家,同比增長18.4%;實際投入外資金額16.8億美元。對外投資方面,一季度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現非金融類直接投資25.6億美元,占同期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9.9%。
據介紹,對外貿易方面,一季度我國對沿線國家出口1445億美元,增長10%,占我國出口總額的28%,大幅領先于整體出口增速;自沿線國家進口915億美元,占我國進口總額的23.4%。
利用外資方面,一季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華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57家,同比增長18.4%;實際投入外資金額16.8億美元,其中蒙古、俄羅斯及中亞國家對華實際投資金額整體增長超過1倍,中東歐、西亞北非地區國家對華實際投資金額增長超過4倍。其中對廣東省投資項目50個,同比增長6.4%;對福建省投資項目22個,同比增長100%。
對外投資方面,一季度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現非金融類直接投資25.6億美元,占同期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9.9%。其中位居前三位的國家分別為新加坡、印尼和老撾,分別投資5.7億美元、3億美元和2.6億美元。
對外承包工程方面,一季度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外承包工程業務新簽合同額152億美元,完成營業額140億美元,同比分別增加7.6%和10.3%。
此外,沈丹陽表示,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境外經貿合作區發展勢頭也很好。目前,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有70多個在建合作區項目,建區企業基礎設施投資超過80億美元,將帶動入區企業投資近100億美元,預計年產值超過200億美元,可為當地創造20萬個就業機會。
沈丹陽在談到4個自貿區有關問題時表示,要了解此次制定的統一適用于4個自貿試驗區的負面清單的開放度情況,一是可以與2014年版上海自貿試驗區限制措施進行比較;二是可以和最新版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5年版)》進行比較。前不久剛剛實施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5年版)》,大幅減少了對外商投資的限制,開放力度為歷次修訂之最。
與2014年版上海自貿試驗區限制措施比較,這次出臺的負面清單從139條縮減為122條;與《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5年版)》比較,同樣進一步減少了限制性條款,擴大了很多開放領域。比如,取消了“生物液體燃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產”的“中方控股”要求;再如,不再要求“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制造:能量型動力電池”外資比例不得超過50%。此外,在國務院剛剛發布的廣東、福建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中,在現有負面清單的基礎上,又分別明確了在CEPA和ECFA框架下,進一步擴大對港澳和臺灣服務提供者開放的領域。
(關鍵字:一帶一路 外商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