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汽車產銷規模繼續稱冠全球。然而,在中國汽車行業蓬勃發展的背后,中國自主品牌的產銷問題令人擔憂。根據中汽協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3月,中國品牌汽車的市場份額已經出現連續7個月下降。
“中國汽車行業的優異表現無疑是全球汽車行業的一個亮點,但是,如何從單純的汽車制造商轉變為富有競爭力的汽車品牌,仍然是中國汽車行業面臨的一大挑戰。”在2014中國汽車論壇上,現任世界汽車組織(OICA)主席Patrick Blain 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
看好“以投資換技術”
“我相信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一定會成功,它只是需要時間。”談到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發展,Patrick Blain信心滿滿。
Patrick Blain出生于法國,曾經擔任過雷諾汽車產品營銷副總裁,2010年Patrick Blain出任法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2011年被任命為世界汽車組織主席。4月22日,在2014中國汽車論壇上,Patrick Blain接受了《中國經濟周刊》的專訪,在Patrick Blain看來,目前制約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的核心因素仍然是技術問題。
“技術永遠是最關鍵的因素,這點毋庸置疑。對于現階段大部分中國汽車制造商,或者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企業來說,單純地憑借自身研制開發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因為技術需要時間積累。”Patrick Blain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在過去30年間,合資一度是中國汽車企業換取技術的主要方法。通用、豐田等海外汽車品牌采取50%對50%的股權模式,與中國汽車企業一同在華運營。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國際品牌合資企業目前占據了中國大部分的市場份額,留給自主品牌的資源十分有限。
后來,中國汽車企業開始尋求“以合資換技術”之外的另一條路——“以投資換技術”。2010年,吉利控股集團以18億美元的價格完成了對福特汽車公司旗下沃爾沃轎車公司的全部股權收購。2014年3月底,東風汽車與法國標致家族公司和標致雪鐵龍(PSA)集團正式簽署了增資方案的各項協議,其中東風集團向PSA注資8億歐元,雙方將展開在生產、研發和銷售三方面的涉及汽車全價值產業鏈的全面合作。
Patrick Blain對這兩起合作案例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這是中國汽車企業的“明智之舉”。Patrick Blain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沒有比從你的合作伙伴那里獲取技術更快捷的辦法了。”
中國汽車企業之間應該加強合作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提供的2014年第一季度汽車行業及主要車企的銷量數據,自主品牌汽車增長速度明顯低于行業的平均增速。此外,自主品牌汽車的市場份額也不容樂觀,一季度市場份額已下降至37.46%,同比減少4.56個百分點。在行業整體仍保持較高增速的背景下,自主品牌一季度銷量甚至同比下降1.90%。自主品牌未來生存空間恐將進一步擠壓。
對此,Patrick Blain認為,雖然主要原因仍然緣于核心競爭力的缺乏,技術水平較低,但是與中國自主品牌之間的市場搏殺也有一定關系。
“現階段,占據中國汽車市場主要份額的仍然是豐田、通用等國際品牌,留給自主品牌的市場空間本來就不大。現階段中國汽車自主品牌較多,互相之間缺乏分享與合作的精神,價格競爭激烈也是影響中國自主品牌成長的一個重要因素。”Patrick Blain《中國經濟周刊》表示,“中國汽車自主品牌太多,恐怕消費者面對這么多品牌也會覺得困惑。狼多肉少,不同的品牌之間通過擠壓自身的利潤空間來惡性競爭,并不利于品牌自身的成長。我覺得適當減少一些自主品牌,反而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產品形象仍然需要時間來打造。無論是核心技術的開發,或是車輛設計方面,都必須百分百地投入。在這個過程中,任何一個簡單的錯誤都是不能被容許的。”Patrick Blain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產品信譽對于汽車而言至關重要,我在西方見到很多百年企業就是因為一個錯誤而身敗名裂,而要挽回聲譽,需要比打造產品信譽耗費更多的時間與金錢。”
“希望中國盡快加入《1958協定書》”
在穩坐全球第一大產銷市場寶座的同時,汽車出口量卻開始下降。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相關數據,2013年,中國汽車整車出口總量跌破100萬輛大關,出口量為97.73萬輛,比2012年下降7.5%。其中乘用車出口59.63萬輛,比2012年下降9.8%;商用車出口38.10萬輛,比2012年下降3.5%。在乘用車細分市場中,轎車出口量明顯下降。
Patrick Blain認為,時至今日,中國制造商只關注到需求量頗大的國內市場,并未積極參與國外市場的競爭。盡管中國制造商正向一些新興國家出口汽車,但遠沒有獲得市場應有的地位。
“中國擁有設計和制造優質、先進產品的決心,我相信中國制造商會在全球汽車市場變得更加活躍。我強烈建議中國汽車企業可以更快、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場中來。”Patrick Blain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除了技術因素,Patrick Blain認為不同的技術標準也是目前限制中國汽車企業更好地和全球汽車市場互動的一個重要因素。“拿排放標準來舉例,我不認為歐洲的排放標準過高,相反,我認為它需要再調高一些。對于中國汽車企業來說,我有信心它一定可以達到那樣的標準。如果中國汽車希望增大出口量,必然需要適應國外的標準。”
對此,Patrick Blain希望中國可以盡快加入《1958協定書》。《1958協定書》又稱《關于采用統一條件批準機動車輛裝備和部件并相互承認此批準的協定書》,是在西德、法國、意大利、荷蘭四國的首倡下,聯合國于1958年3月20日在日內瓦制定的,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的非歐洲國家,如日本、澳大利亞、南非、新西蘭、韓國等,紛紛加入《1958年協定書》。
Patrick Blain表示,有信心中國會在未來的一到兩年內可以加入《1958協定書》,這樣,中國在全球汽車市場上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關鍵字:汽車 自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