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于全球最大銅礦——智利Escondida銅礦工會宣布舉行罷工,以及全球第二大銅礦——印尼Grasberg銅礦停產,銅價正在上漲。據《證券日報》記者獲得的數據,本周銅價已經比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去年2月22日LME3個月期銅價格為4696美元/噸,同比上漲28.72%,漲幅明顯。
昨日,有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近期銅價上漲,除了與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礦停產外,還有其他原因,而中國的需求增長預期也推動著銅價上漲。
受益于去年銅價上漲,我國銅業上市公司業績出現好轉,據《證券日報》記者通過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目前我國12家銅業上市公司發布了2016年年報預告,且全部預喜。
中國需求
或推動銅價上漲
近日,有大型機構指出,供應缺口會促使銅價在2017年結束前有可能達到7000美元/噸的高點,在2020年結束前有可能達到8000美元/噸以上。
該機構分析師認為,接下來五年內的大部分時間,銅的供應將會趕不上需求。隨著全球經濟離開數年來的滯脹,銅價的預期也會出現改變。中國對銅的需求強于預期以及沒有明顯的銅庫存的積累、成本通縮的結束等因素疊加起來,讓銅價在2016年后期獲得了正向的勢頭。
究其原因,是因為近日我國公布了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目標的省份有22個,累計投資目標超過40萬億元。其中,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占2016年GDP比重超過100%的有16個省份,主要為西部省份。
“構成中國銅需求的一個重要部分用于電網的銅消費量,今年將增長6.8%至450萬噸,約占中國銅需求的30%,約占全球需求的18%;而中國2017年至2020年電網支出中,銅將占據更重要的地位。”有分析師向記者指出了上述機構的分析邏輯。
中國銅資源相對匱乏(人均占有資源),必須大量進口。由于中國銅資源的開采成本較高,明顯超出世界平均成本,更高于世界礦業巨頭的低成本資源。據有關資料,2013年中國銅資源儲量僅占世界總儲量的4.4%,近些年來銅資源占比依然處于較低水平。此外,中國銅資源中小礦多、富礦少,并且埋藏深,從而加大了開采成本,這就使得境外世界礦業巨頭資源更具有價格優勢。不僅如此,由于國內加大環保監管和治理力度,加上前期銅價大幅跌落,致使國內一些高污染和高成本產能退出市場。從而提高了對境外銅資源的依賴,需要更大數量的進口規模彌補。
而隨著我國“十三五”規劃在關鍵領域相繼出臺,未來新能源汽車、風電、電網、交通以及建筑等領域都將迎來較大的發展。以電網為例,中國“十三五”期間將在電網領域投資3.34萬億元,電網發展將再度提速。而銅在這些領域都有非常關鍵的應用,國家對這些領域的投資和重視將推進銅產業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國際銅業協會中國區總裁周勝表示。
在建筑、電力、交通、家電和制造是銅用量最大的五個領域,這些領域占整個銅用量的比例超過50%。有專家預計“十三五”期間,這五大領域的銅用量可達2920萬噸左右,較“十二五”期間增長超過14%。
銅業上市公司
去年業績普增
受益于去年銅價上漲,我國銅業上市公司的日子也好過了很多,據昨日記者通過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目前我國12家銅業上市公司雖然沒有發布2016年年報但都發布了年報預告,其中,兩家公司預計凈利扭虧,1家略增,其余9家均預增。
從具體情況來看,海亮股份目前預計凈利潤最高,為5.02億元至6.39億元,預計同比增長40%。對此,公司表示,報告期公司加大市場拓展力度,并與金龍股份下屬子公司開展委托加工,導致公司銷量快速提升;報告期公司加大產品結構調整力度,集中優勢資源提升高附加值產品銷量,實現公司業績增長。
在銅加工方面,有分析指出,去年海亮股份新增三個銷售平臺公司,產品銷量大增。同時海外布局早,具有越南生產基地和美國公司這兩大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未來銷售網點有望逐漸向外輻射,海外市場將實現進一步的拓展。此外,公司擬以自籌資金并購美國銅管生產企業或在美國投資新建銅管生產線,加快推進國際化戰略,積極拓展國際市場。上述投資項目投產后,公司銅管生產能力將達到60萬噸/年。
另外,我國銅業龍頭上市公司云南銅業預計去年實現凈利潤1.75億元至2.4億元,同比增長824%,為12家銅業公司中最高的。公司表示,報告期內,持續提升精準管理水平,在增產量、降成本、控費用方面成效逐步顯現,謹慎應對市場風險,抓住年內有色金屬行情回升的機遇,加速存貨周轉,提升盈利空間。公司本期經營業績同比上升。
(關鍵字:期銅 銅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