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14個季度以來新低 □ 官方稱企穩態勢明顯 □ 全年增長目標能實現
“增速雖然在回落,但回落幅度在收窄,有些指標增速還在加快。我們初步判斷,當前國民經濟運行正在由緩中趨穩到筑底企穩轉變。前三季度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應該說實現全年7.5%的增長目標是完全有信心的。”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 盛來運
繼二季度跌破8%關口后,三季度全國GDP以7.4%的增速創下14個季度以來新低。這已是我國GDP增速連續7個季度放緩,但國家統計局方面表示,雖然目前經濟增速在回落,但與上半年相比,三季度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當前國民經濟運行正在由“緩中趨穩”到“筑底企穩”轉變,全年經濟增長7.5%的預期目標可以實現。
□權威發布 GDP增速連續7個季度回落
國家統計局昨天宣布,據初步測算,前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達35348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7%。其中,一季度增長8.1%,二季度增長7.6%,三季度增長7.4%。分產業看,前三季度第一產業增加值為33088億元,同比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65429億元,同比增長8.1%;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54963億元,同比增長7.9%。
三季度GDP增速環比回落0.2個百分點,這是自去年一季度以來GDP增速連續第七個季度回落,也是近三年來GDP增速第二次跌至8%以下,并創下自2009年二季度以來14個季度的新低。
□官方解讀
>>探因
需求疲弱導致增速放緩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當前國際形勢、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繼續顯現,外需持續萎縮,給我國經濟增長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導致我國經濟增長持續回落。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來看,我國的經濟增長目前還主要靠內需拉動。前三季度,消費對GDP的貢獻率是55%,在7.7%的增長率中拉動了4.2個百分點;資本形成對GDP的貢獻率是50.5%,拉動GDP增長3.9個百分點;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GDP的貢獻率是-5.5%,下拉GDP0.4個百分點。
盛來運強調,當前國內外形勢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較多,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基礎還不牢固,所以下一步要繼續把穩增長放在重要位置。
>>趨勢
緩中趨穩轉向筑底企穩
盛來運表示,三季度GDP增速雖然比上季度回落了0.2個百分點,但回落幅度較上季度收窄了0.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的回落幅度也有所收窄;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20.5%,較上半年上升了0.1個百分點。
此外,從9月份的經濟運行指標來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出口增速和財政收入均較上月呈現不同程度的回升;PMI和消費者信心指數等預期指標也開始回暖;對經濟變化感應明顯的廣東、浙江、江蘇和上海等地經濟增速開始企穩回升;國內的市場需求在9月份也有一些積極變化。以上現象都表明,我國國民經濟正在由“緩中趨穩”向“筑底企穩”轉變。
>>預測
四季度增速有望溫和回升
雖然盛來運表示國家統計局“原則上不作預測”,但他還是分享了自己對四季度經濟走勢的看法:“四季度延續三季度特別是9月份企穩、溫和回升的可能性比較大”“對實現全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很有信心”。
盛來運分析,在穩增長政策的推動下,目前投資仍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長速度達25.7%,這個先行指標預示著固定資產投資還會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從消費角度來看,“十一黃金周”向全球展示了中國潛在的消費能力和購買能力;出口方面,考慮到四季度的圣誕節因素,加之歐美金融市場有好轉跡象,預計四季度出口可保持9月份溫和回升的勢頭。
-股市反應
GDP下行未阻做多熱情
據新華社電三季度GDP數據在印證宏觀經濟持續疲弱的同時,也顯示經濟筑底企穩的概率增大。昨天A股市場并未受到這一數據的影響,滬深股市在地產股的帶動下雙雙出現1%以上的漲幅,兩市成交大幅放大至1300億元附近。
上證綜指收報2131.69點,漲幅1.24%。深證成指[8798.20 1.82%]收報8798.20點,漲幅1.82%。
□聚焦
>>物價
總體控制較好
盛來運表示,今年的物價總體上控制較好。前三季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增長速度持續回落。9月份CPI同比增長1.9%,較上個月回落了0.1個百分點,物價上漲的壓力有所減輕。
不過盛來運強調,進入冬季,周期性變化的農產品[5.69 1.97% 股吧 研報]價格,以及美國、日本和歐元區相繼推出的寬松貨幣政策,仍給未來物價上漲帶來壓力。
>>PPI
國內市場需求積極變化
針對9月PPI增速創35個月來新低,盛來運表示,主要原因是市場的需求不足,產能過剩。但是,9月大宗商品價格,尤其是生產資料價格開始止跌回穩,這說明國內的市場需求在出現一些積極的變化。9月份PPI降幅環比收窄了0.4個百分點,購進價格指數環比上漲了0.1%,這是反映經濟趨向企穩態勢的證據之一。
>>樓市
銷售額增速由負轉正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6844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0%,降幅比上半年縮小6.0個百分點;但全國商品房銷售額為40354億元,增長2.7%,相比上半年的下降5.2%,增速實現由負轉正。
中原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分析認為,整體銷售市場依然處于回暖過程中。自今年3月,全國性的市場回暖趨勢已經明確,大部分企業都處于去庫存狀態。特別是二、三季度的銷售均達到了同期新高。
>>居民收入
繼續跑贏CPI
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總收入實現20190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27元,同比名義增長13.0%,實際增長9.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0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扣除物價以后實際增長速度是12.3%。盛來運表示,城鄉居民收入在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熱點回應
地方實際投資少于計劃投資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為256933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0.5%。其中,中央項目的增幅是2.3%,地方項目增幅為21.8%。此前熱議的地方版“四萬億”投資計劃,是否會導致新泡沫?
對此,盛來運表示,計劃投資不等于實際投資,預計實際上投入項目的資金肯定要大大少于計劃的投資。
盛來運認為,當前各地促進經濟增長,發展經濟的積極性確實比較高,今年也是“十二五”規劃實施的第二年,很多發展項目都在開工或者建設,這也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也是我們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盛來運指出,計劃投資并不等于實際的投資,實際的投資需要靠資金,要有實在的財力做保障。雖然現在實施著穩健的貨幣政策,地方財政支持力度也較大,但是今年以來,財政收入的增長速度回落明顯,地方政府的財力也會受到一定限制。
(關鍵字:GDP 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