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硅鐵市場可謂是“內憂外困”,從外銷市場來看,由于硅鐵出口關稅相對較高,在越南走私硅鐵商品面前,缺乏市場競爭力,而國外買家仍選擇低價走私硅鐵;而在內銷市場方面,由于硅鐵現貨資源供過于求,國內鋼廠為了壓縮和控制成本,連續數月來打壓硅鐵招標價,金屬鎂廠對硅鐵需求也相應減少,整體需求較前期都有所下降,從而難以支撐硅鐵價格止跌企穩。
就我國硅鐵產能劃分來看,其發展特征表現為:西北有電價優勢,由于國家鼓勵工廠向能源產地、西部發展,執行優惠電價補貼,所以我國硅鐵企業主要集中在內蒙、寧夏、青海、甘肅、山西等省份,其中內蒙占總體比例41%,而寧夏、甘肅、青海緊隨其后;作為其他地區:四川、云南、貴州等省份相對較小,占總體比例的13%。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硅鐵(折合含硅75%)1-8月累計總產量為380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4%。從2011年1月開始,上半年硅鐵產量逐月遞增,6月份硅鐵產量位居首位,雖然7月份硅鐵產量在今年首次回落,但8月份又突飛猛起。由于硅鐵產量整體供大于求,而下游需求有限,內銷市場采購乏力,外銷市場仍不景氣,硅鐵過剩產能在短時間內難以消化,從而將會進一步抑制硅鐵價格企穩或是反彈。
截至目前,西北地區75#硅鐵主流出廠價在6700-6800元/噸;72#硅鐵主流出廠價在6500-6600元/噸;但也有部分小廠,72#硅鐵出廠價跌至6400-6450元/噸,出貨依然困難。由于下游終端用戶需求沒有釋放,采購商詢盤也有所放緩,觀望氣氛日漸濃郁。就目前市場而言,少數硅鐵廠家表示成交困難,出貨也不太理想,庫存量維持在正常月產量的30%-40%。而大部分廠家出貨相對順暢,一般有穩定的銷售渠道,所以庫存量并不多,硅鐵廠家對后市普遍信心不足。
與此同時,國內鋼廠10月硅鐵招標價現已塵埃落定,72#主流執行價為7250-7350元/噸,75#執行價為7400-7550元/噸,較9月小幅下跌100-200元。部分鋼廠在國慶前期提前招標,為了避免假期運輸問題,以及穩定自家庫存資源,但整體打壓之勢尤為明顯。但是,也有部分鋼廠似乎熱情不高,鑒于自家鋼廠硅鐵資源量充足,且對后市繼續看跌,對硅鐵采購并不積極。
歷年以來,西方對我國硅鐵具有較強的依賴性,國內硅鐵產量60-70%一直都是由國際市場消耗,但是隨著2008年出口關稅提高到25%,關稅的提高不利于我國硅鐵出口。加之,受國外反傾銷和越南走私硅鐵雙重影響,使得我國硅鐵出口報價缺乏市場競爭力,一直處于“有價無市”的局面。
截至目前,天津港75#硅鐵FOB主流價為1500-1530美元/噸,72#硅鐵FOB價為1480-1510美元/噸,而個別廠家報價相對較低,其中72#硅鐵FOB價1465美元/噸左右,75#硅鐵FOB價1480美元/噸左右,也有少數商家暫停報價,短期內退出硅鐵市場。雖然硅鐵出口報價屢創新低,但國外買家似乎并不買賬,對越南走私硅鐵情有獨鐘。今年以來,越南硅鐵走私越發猖獗,我國硅鐵出口備受阻擾,報價沒有任何優勢可言,讓國內硅鐵出口企業遭遇“寒冬”。
后市預測:
近階段硅鐵市場穩中小幅走弱,而現貨量逐漸遞增,供過于求愈演愈烈,在下游需求表現乏力的情況下,一方面金屬鎂廠價格陰跌,對其需求相對有限;另一方面鋼材市場震蕩運行,金九銀十難持續,對硅鐵需求也在趨于放緩,短期內很難放量。目前硅鐵內銷市場表現差強人意,同樣外銷出口也很不景氣,連續幾月出口訂單遞減,國際買家偶有詢盤,實際訂單屈指可數。日本、馬來西亞、臺灣、印尼等地,我國硅鐵出口市場已逐步被越南走私硅鐵說替代,廠家基本難以為繼,外銷市場一度萎靡不振。
另外,從硅鐵生產成本來看,后期下滑空間有限,受蘭炭、電價等成本因素制約,而當前硅鐵廠家售價已逼近成本線,實際利潤少之甚少,倘若后期硅鐵價格再次下跌,不排除一些廠家會惜貨不出,現階段已有部分硅鐵廠家進入檢修或轉產狀態,整體對硅鐵后市信心不足。
由此可以看出,11月份硅鐵市場呈穩中走弱態勢運行,外銷市場形勢依然嚴峻,有價無市狀態延續;而在內銷方面,鋼廠對于硅鐵招標定價將會選擇繼續承壓,預計在10月份定價基礎上,小幅下探100-200元。
(關鍵字:硅鐵 硅鐵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