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華龍(603399)頻頻現身交易所交易異動名單。
自3月11日起,該股已連續兩周每日換手率超20%。在短短10個交易日內,其股價已從13.13元/股躍升至17.88元/股,累計漲幅達36.18%,遠遠跑贏同期上證指數以及有色板塊指數。
3月8日,最早由美國知名科技網站CNET報道,美國加州納米技術研究院(CNSI)使用MoS2(輝鉬,二硫化鉬)成功制造出了輝鉬基柔性微處理芯片。雖然離正式投產商用仍有很長的路需要走,但因為其特性完全符合硬件設備小型化、節能高效的需求趨勢,如果技術成熟,成本可控,未來很有可能對硅基芯片形成全面取代,是下一代半導體材料的種子選手之一。
有這么好的故事可講,二級市場自然會有所反應。11日開盤,涉鉬資源股開盤都有一定表現,新華龍、洛陽鉬業當日均沖上漲停。中信證券上海世紀大道營業部11日買入新華龍4395.5萬元,占全天成交額比重達18.4%。12日,新華龍繼續放量上漲,世紀大道營業部迅速出貨,成交4570.9萬元,獲利接近4%。
仔細觀察新華龍兩周的成交龍虎榜,從頭至尾未發現一個機構席位。而類似中信證券上海世紀大道營業部這樣的游資席位卻屢屢上榜。機構對于此類題材的態度明顯趨于謹慎,券商營業部雖參與積極,但基本也是快進快出,前一日買入上榜,后一日就在賣出榜單中。
為何新華龍得不到中長線資金的青睞?我們認為,公司的股東結構應是一個重要因素。按照招股說明書計算,上市前郭氏家族對于新華龍鉬業的持股接近90%。這種對于持股權的過度控制使得二級市場投資人對于公司的信息透明度以及決策機制都產生較大疑慮。
另一方面,如果當前公司的業績也乏善可陳,其毛利率要明顯低于金鉬股份、洛陽鉬業等同類公司。
因此,機構的冷淡和游資的超短操作都有合理解釋。公司股價雖然在這種擊鼓傳花式的短炒中不斷攀升,不過一旦概念回冷,就會成燙手山芋。目前來看,繼續參與的風險收益比已遠低于市場基準水平。
(關鍵字:鉬 新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