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爭端扭曲了原材料價格,妨礙了全球大宗商品的自由流動,令許多價格承壓。同時美元走強也令價格承壓。美元是世界儲備貨幣,也是大多數大宗商品的基準定價機制。美元與原材料價格之間存在著長期的反向價格關系。然而,令資產類別承壓的最具影響力的問題之一,是利率阻力最小的路徑。對大宗商品價格來說,利率可能是一個謎。較高的實際利率是看空的,但當它們因通脹壓力日益加大而上升時,它們可能會推動價格上漲。
2015年12月,美聯儲前主席珍妮特·耶倫宣布美國短期利率為零的環境已經結束,這使得利率阻力最小的路徑開始走高。2017年10月,美聯儲宣布,為了減少其膨脹的4.5萬億美元資產負債表,他們將允許量化寬松政策的遺產逐月滾動。
自2015年末以來,聯邦基金利率已8次上升25個基點,第9次也將在12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上公布。到今年年底,短期利率將達到2.25-2.50%。與此同時,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縮減相當于量化緊縮,這對收益率曲線上的利率構成了上行壓力,中長期債券到期日下降,利率上升。自30年期美國國債期貨合約2016年7月達到177-11的高點以來,長期債券一直處于熊市。
正如本周圖表所顯示的,該債券一直在創出新低和新低,上周的最低值是136-16。長期債券較2016年中期的峰值下跌了23%,利率也在走高。利率走高導致股市上周出現修正走勢,但投資者轉向優質股,導致債券從低點反彈,10月17日(周三)的交易價格為137-13點,與近期低點相去不遠。下載APP 閱讀本文更深度報道
正如本周圖表所顯示的,該債券一直在創出新低和新低,上周的最低值是136-16。長期債券較2016年中期的峰值下跌了23%,利率也在走高。利率走高導致股市上周出現修正走勢,但投資者轉向優質股,導致債券從低點反彈,10月17日(周三)的交易價格為137-13點,與近期低點相去不遠。
實際利率提高了持有成本
就大宗商品價格而言,美國較高的實際利率是一個看跌因素,原因有二。首先,它增加了持有或融資存貨和做多頭寸的成本,這可能給價格帶來下行壓力。其次,美國利率上升,而歐洲和日本利率仍為負值,這為美元在外匯市場的價值提供了支撐。美元是世界儲備貨幣,是大多數原材料價格的基準定價機制。美元走強是大宗商品價格的另一個看跌因素。2月美元指數觸及88.15的低點,8月中旬反彈至96.865的高位。美元10%的升值和利率的上升為一些大宗商品制造了強有力的熊市。
正如COMEX期銅的周線圖所示,銅的價格從6月初的每磅逾3.30美元跌至8月中旬的略高于2.50美元的低點,當時美元觸及了最近的高點。這一價格走勢否定了自2016年1月以來一直存在的看漲價格格局。當時,有色金屬價格跌至每磅1.9355美元的底部。近幾個月來,許多其他色金屬跟隨銅走低。
侯文斌:實際利率或通脹壓力將決定大宗商品資產類別未來價格走向
正如COMEX黃金周線圖所示,黃金價格從4月底的高點1365.40美元跌至8月中旬的低點1161.40美元,當時美元觸及了最近的高點。金價也否定了更高低點的交易模式,8月初跌至2017年初以來的最低水平。銀價跌幅更大,跌至13.91美元,為2016年初以來的最低水平;鉑價在今年夏末跌至15年低點,跌至略低于每盎司756美元。美元和利率敏感的原材料市場最近幾個月也經歷了拋售壓力,因利率上升導致美元走強。
雖然較高的實際利率往往會讓許多原材料市場陷入熊市,但當利率因通脹壓力加大而走高時,結果可能會有180度的大轉變。
通貨膨脹點燃了商品價格
美聯儲告訴市場,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已經上升到2%的目標。然而,美聯儲用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CPI和PPI數據來衡量通脹壓力。最重要的是,生活成本一直在上漲,尤其是在增加教育和醫療支出的情況下。
對于美聯儲(Fed)和全球其他貨幣當局的央行官員來說,不斷上升的通脹壓力可能是一種具有挑戰性的經濟猛獸。通貨膨脹侵蝕了貨幣價值,它是商品價格上漲的一個因素。因此,當前通貨膨脹壓力的狀態和軌跡是大宗商品價格阻力最小的關鍵。不斷上升的實際利率或通脹壓力將決定大宗商品資產類別未來數周、數月乃至數年的價格走向。美聯儲正處于一個收緊信貸的周期;問題是,他們是否準確地衡量了通脹?答案將告訴我們未來幾個月大宗商品價格的走勢。
(關鍵字:貿易爭端 原材料價格 大宗商品 原材料價格 聯邦基金利率 美國國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