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周三早晨,美國勞工部統計局發布10月CPI數據,進一步上行的數據也在挑戰市場對美聯儲“通脹暫時論”的信心。
根據官方披露,美國10月CPI環比上漲0.9%(預期0.6%),前值上漲0.4%;同比上漲6.2%,超過5.8%的預期,創下1990年以來的新高,同樣也是近三十年首度破“6”。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勞工部同樣在周三披露十月美國時薪環比上漲0.4%,但扣除通脹后,實際薪酬就變成了環比下跌0.5%。
更令市場感到擔憂的是,之前幾個月不同,十月通脹體現出整體性的物價上漲。能源、住所、食品、新車及二手車都成了本月通脹的主要貢獻方面,包含電力、燃油、天然氣價格的能源指數本月環比走高4.8%。此外作為占據CPI籃子權重達到三分之一的大項,住所(房租、房價)價格環比漲0.5%,也使得年化漲幅3.5%又回到2019年9月之后的高位。
即便去除價格波動劇烈的食品和能源,核心CPI的漲幅也達到環比0.6%和年化4.2%,同樣創下1991年來的新高。
MacroPolicy Perspectives經濟學家Laura Rosner-Warburton解讀稱,現在美國經濟正在進入一個新階段,通脹涉及的范圍更廣,事態會變得更加激烈。其中部分的原因在于供應鏈問題直到假日季來臨都沒能解決,大量的訂單/需求也反映出經濟本身還不錯。但變化也在悄悄發生,后續更廣泛的因素將推高通脹,而不是像過去幾個月那樣由汽車、以及經濟重啟后服務業價格飆升,那部分的因素可能是“暫時性”的,但整體來看并非所有的通脹因素都是那樣。
受到通脹數據沖擊,美國三大期指在開盤前集體下跌,現貨黃金和美債收益率則順勢攀升。
從種種跡象來看,美聯儲似乎也知道通脹會比想象中持久,目前的堅持更多是在等待就業市場充分復蘇。
在上周的發布會中,鮑威爾表示目前通脹情況仍遠高于長期政策目標,供應鏈緊張問題也要比此前預期得更持久、更嚴重。雖然美聯儲知道高企的通脹對于低收入人群的影響,但貨幣政策工具解決不了供應鏈問題。鮑威同時也表示,隨著疫情平息,供應鏈瓶頸疊加通脹都將會在2022年緩解,雖然很難給出確切時間,但通脹大致會在明年二、三季度回落。
(關鍵字:美聯儲 鮑威爾 C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