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襄陽余家湖保康工業園區內,康磷寶環保新材料等6個項目聯合開工,總投資達20.2億元。這6個項目將為保康縣“飛地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
保康縣被譽為“中國磷都”,但重重大山使保康形成交通瓶頸,發展工業受土地、交通等諸多條件限制,難以引進大企業、大項目。
2009年8月,襄陽市委、市政府決定在襄城經濟開發區內為保康縣開辟一塊約7平方公里的工業“飛地”,嘗試發展“飛地經濟”。2010年2月,余家湖保康磷化工業園正式開園,湖北楚磷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天一化工有限公司、湖北萬豐化工有限公司、湖北豐利有限責任公司、楚湘化工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同時奠基開工。
保康縣以豐富的磷礦資源為依托,在完成磷礦資源粗加工基礎上,將深加工項目安排在襄城區余家湖保康工業園區進行。經過3年多的發展,目前已簽約入園企業達到23家,簽約項目31個,協議總投資達135.6億元。
余家湖保康工業園管委會負責人表示,發展“飛地經濟”,比單獨選址建設工業項目優勢多。其中基礎建設投資節約10%以上,產業集聚效應使產業鏈上各企業平均降低生產成本30%,節約用地50%。僅去年,余家湖保康工業園就有17家企業開工建設,8家企業建成投產,各項經濟指標占據保康半壁江山,其中生產投資占到了全縣的47%,招商引資占到了62%。
6月9日集中開工建設的6個項目,涉及新型材料、機械制造、生物醫藥等多個領域。這批項目開工建設,將進一步優化“飛地經濟”產業結構。
(關鍵字:保康 投資 工業 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