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甘肅循環經濟國際博覽會于6月21日在金昌舉行。據介紹,金昌市在會議期間簽約項目65項,簽約金額266億元。自2005年金川集團公司被列為首批國家循環經濟試點企業至今,循環經濟在金昌的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成為金昌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助推器.
循環經濟在金昌
作為中國的鎳都,金昌這座建立在戈壁灘上的工業城,憑借著自身得天獨厚的優勢,本著“資源有限,循環無限”的宗旨,循環經濟發展迅速。2012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43.39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9.2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和大口徑財政收入均居全省第一,人均GDP超過52000元,市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29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7885元。全市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34.48億美元,占全省39%。
金昌礦產資源豐富,長期以來的開采加工勢必會造成環境的污染、資源的浪費,為此,借著金川集團公司被列為國家循環經濟試點企業的契機,金昌市相關部門也開始了金昌循環經濟的探索。構建循環工業體系,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推動產業集聚發展,提升資源利用水平,集中整治空氣污染、改善人居環境,在這種種舉措的共同作用下,金昌現已取得了300萬千瓦的風光電開發指標,各類化工產品500萬噸以上成效,科技成果206項。僅2012年,全市的新材料產業就實現了500億元的增加值,全市GDP增長16.5%,土地產出率0.43%,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耗能1.6336萬元,單位工業增加值耗能1.5748萬元,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16.98%,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同比下降2.51%,城市污水處理率99.85%,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循環經濟各項評價指標在全省均處于領先水平。
新思路,新發展
金昌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榮志遠介紹說,金昌的循環經濟目前已經發展到中級階段,技術和國際資源的緊缺是阻礙金昌循環經濟繼續發展,進入高級階段的重要因素。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按照《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金昌將圍繞到2014年建成全國循環經濟示范區“一個目標”,進一步完善循環型工業、循環型農業和循環型服務業“三大體系”,通過招商引資,實施百萬噸有色金屬深加工、百萬噸城市礦產資源開發、千萬噸固廢處理、千萬千瓦級新能源開發和轉化、千萬噸化工循環產業“五大工程”,完善延伸有色金屬及深加工、冶金、硫化工、氯堿化工、氟化工、磷化工、煤化工、清潔能源、建材、再生資源利用“十大產業鏈”,用循環經濟模式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改造傳統產業,力爭實現有色金屬深加工向新材料產業方向轉變、化工產業向精細化方向轉變、新能源產業向就地消納方向轉變的新模式。
在企業小循環、產業中循環、區域大循環發展格局的影響下,金昌逐步探索出了以“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共生發展、科技引領支撐、園區承載聚集、機制創新保障”為主要特征的循環經濟“金昌模式”,成為全國區域循環經濟12個典型案例之一。在此基礎上,金昌將按照十八大的新要求和新部署,堅持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經濟社會跨越轉型的最佳途徑。通過轉變思路,金昌力爭到“十二五”末,有色金屬及加工材年產量超過150萬噸,全市60%以上的有色金屬初級產品實現就地加工;爭取進入全國第三批“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年回收、拆解、分選廢舊金屬240萬噸,再生資源加工利用170萬噸,實現再生資源加工利用量70%以上;建成全國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年處理工業固廢1000萬噸以上,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提高到66%以上;全市風光電建設規模達到500萬千瓦,到2020年風光電開發規模超過1000萬千瓦,建成千萬千瓦級風光電基地和國家新能源利用示范城市;化工產品產量超過1000萬噸,建成西北地區重要的化工基地,進一步提高全市循環經濟發展水平,為甘肅省早日建成全國循環經濟示范區貢獻力量。
(關鍵字:循環經濟 金昌 跨越式發展 甘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