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已有三千多年的文明史,因其在非洲的獨特政治地位,被譽為“非洲的政治首都”。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來華訪問的埃塞俄比亞總理海爾馬里亞姆。
中企新機遇
埃塞俄比亞是現代史上第一個躋身于自由民族之林的非洲國家,中國與埃塞俄比亞建交40多年來,兩國關系持續穩定發展,經貿合作互利互惠,水平不斷提高。雙方在文化、衛生、教育等領域,交流不斷擴大,人力資源開發和旅游合作方面也取得積極進展。
習近平主席指出,當前,中國和埃塞俄比亞均處于國家建設的關鍵階段,有許多相同或相似的理念,兩國關系發展面臨重大機遇。海爾馬里亞姆也表示,希望雙方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能源資源開發、制造業,以及人力資源培訓等領域合作。
據了解,在工程承包方面,中國企業自1997年開始大規模的承攬埃塞工程承包項目,至2010年,中國在埃塞承包工程累計合同額64.6億美元,在建項目32.3億美元,所承攬的項目主要集中在公路、電力、建筑和水利開發等領域。其中,公路項目占中國工程承包合同總額的70%,電力項目占14%,埃塞75%的公路項目由中國企業承建。目前,埃塞是中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第四大工程承包市場。
據悉,近日,國機集團所屬中工國際(002051,股吧)與埃塞俄比亞糖業公司簽署了埃塞俄比亞瓦爾凱特糖廠項目商務合同。
埃塞俄比亞瓦爾凱特糖廠項目合同金額為6.47億美元,位于埃塞俄比亞北部的提格雷地區,此項目有利于中國企業進一步開拓糖業工程建設領域業務,擴大在非洲的市場份額。
中國駐埃塞俄比亞經商參處參贊錢兆剛表示,近年來,中國對埃塞直接投資的規模迅速擴大,其呈現有幾大特點。例如,投資領域向多元化發展,從以輕工、紡織、餐飲等為主,向鋼鐵、水泥等建材和基礎材料以及礦產資源開發、汽車裝配、工業園等領域發展。近幾年來,投資工程建筑、礦業開發、建材、設備租賃等領域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增多。
就在國企致力基礎設施領域投資的同時,民營的步伐也不甘示弱。
中國最大的鞋類出口商之一華堅(Huajian)計劃在埃塞俄比亞投資數百萬美元擴建工廠,這一跡象表明,中國制造商正考慮把工廠搬到非洲,以享受優惠關稅和較低的勞動力成本。
一年前,華堅在亞的斯亞貝巴郊外一個工業園區開設了第一家工廠。公司海外投資副總何能海表示,工廠成績斐然,公司隨后建造一條新的注塑鞋生產線。新生產線將為埃塞俄比亞工廠新增百余個就業崗位。
何能海表示,華堅還與中非發展基金簽署協議,在十年內共同投資20億美元,在埃塞俄比亞發展專注于制鞋的制造業集群。她表示,這有望為當地創造10萬個就業機會。何能海稱,她希望將這作為一個吸引其他制鞋企業的平臺。
《金融時報》指出,埃塞俄比亞經濟是非洲大陸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該國皮革業非常成熟,但失業率很高。何能海認為,為了長期保持低成本,埃塞俄比亞必須通過打造規模經濟來鼓勵附屬產業。
報道認為,華堅的抱負引人注目,原因在于該公司對埃塞俄比亞制造業長期前景的信心,不過,非洲部分官員執意認為中國在非投資動機不純,也使得該公司的海外投資受阻不小。何能海表示,這其中的商業邏輯類似于當初歐洲制鞋商從歐洲移師日本等地,隨后當這些地方的勞動力成本上升后,又轉向中國。
埃塞俄比亞資源豐富
埃塞俄比亞位于非洲東部,地處紅海西南的東非高原上,東與吉布提、索馬里接壤,西與蘇丹交界,南鄰肯尼亞,北接厄立特里亞。境內中部隆起,有“非洲屋脊”之稱,最高峰達尚峰海拔4620米。東非大裂谷斜貫,兩岸陡峭。有30多條大河發源于中部高原,故有“東北非水塔”之稱。這里礦物種類較多,地熱、水力、森林資源十分豐富。
資料顯示,埃塞俄比亞已探明的礦藏有黃金、鉑、鎳、銅、鐵、煤、鉭、硅、鉀鹽、磷酸鹽、大理石、石灰石、石油和天然氣;埃塞俄比亞水資源豐富,號稱“東非水塔”。境內河流湖泊較多,青尼羅河發源于此。
目前,全世界最重要的咖啡豆原產地有三個,分別是:阿拉比卡,羅巴斯塔及利比里亞。埃塞俄比亞咖啡的故鄉,咖啡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產量占全世界產量70%,世界著名的咖啡品種幾乎全是阿拉比卡種。
埃塞俄比亞旅游資源豐富,文物古跡及野生動物公園較多。例如東非大裂谷、拉利貝拉教堂等。全國有25家星級旅館,3000多間客房。除國營旅游公司外,私營企業45家,旅行社60余個。
交通運輸方面,亞的斯—吉布提鐵路,是全國唯一的鐵路,全長850公里,其中在埃境內681公里;公路運輸占全國總運量的90%。總長33856公里,其中柏油路4362公里,其余為沙礫路;埃塞俄比亞有40多個機場,其中亞的斯、迪雷達瓦和巴赫達爾為國際機場。
投資環境良好
埃塞俄比亞是目前中非發展基金投資項目最多、投資金額最大、投資進展最快的國家。
《中國聯合商報》記者從中國駐埃塞俄比亞使館經商參處了解到,作為東非地區大國,埃塞在投資環境方面擁有諸多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埃塞俄比亞政局較為穩定,政府治理較為有效,民風淳樸,勞動力資源豐富,社會治安情況較好,市場潛力巨大;其次,埃塞俄比亞擁有豐富的水利資源,氣候宜人且多樣性特征明顯,生物資源較為豐富,這在非洲是得天獨厚的優勢。埃塞俄比亞是世界十大畜牧業國家之一,牛羊等牲畜存欄量居非洲首位。天然竹林面積是中國的四分之一,居非洲之首,其氣候適合桉樹、蓖麻和木薯等經濟植物生長。
此外,埃塞現政府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推行經濟市場化和私有化改革,通過增加投資優惠政策、降低投資門檻、擴大投資領域、實行減免稅優惠等措施和為外國投資者提供保護和服務等,鼓勵外商投資。
世界多國對埃塞出口產品給予程度不同的優惠,如對華出口商品享受4700多個稅號的免關稅待遇,美國和歐盟的產品免關稅免配額的政策等,對周邊及美歐國家出口具有一定的便利。
據了解,埃塞俄比亞是一個內陸國家,除少量空運貨物外,幾乎所有國際貨運都要通過鄰國吉布提港進出口。埃塞航空在非洲排名居前三甲,擁有近70條國際航線,空運優勢明顯,首都亞的斯亞巴貝與中國北京、廣州、杭州、香港等有直航服務。
因此,在投資環境上,埃塞擁有一定的投資優勢,中國企業通過有效的成本控制,借助埃塞穩定的政治局勢、優惠的出口便利政策、相對低廉的生產要素成本,通過投資埃塞會取得可觀的投資回報。
投資須知
其實,中國企業在對埃塞的投資過程中也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例如在進行工程承包項目時,由于情況不明、急功近利,有的企業既無境外工作經驗,又缺乏對埃塞的氣候情況、民俗民風、當地設備材料供應、水電供應、人力資源情況以及當地法律及程序等的深入考察,為了眼前業績,草率與業主簽約,而對項目執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困難估計不足,導致工期延誤,法律糾紛不斷等一系列問題。
由于缺乏國際工程承包的經驗,加之語言障礙,有的企業對國際慣例、甚至國際工程中普遍適用的條款知之甚少,更有的對項目合同條款不鉆研、不領會,只照搬國內做法,既不會利用合理的條款保護自己,又不善處理與業主和工地監理的關系,導致很多不必要損失。
另外,管理水平不高。集中體現在對項目缺乏前瞻性,統籌規劃無序、資源調配、關系處理能力低下,導致項目動員期過長、設備利用率不高以及在生產計劃、資源計劃、人員配備等方面不能適應工程要求等。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中國企業在埃塞俄比亞投資時,首先,應提請貿易商要守法誠信經營,遵守雙邊貿易秩序;其次,中國企業在埃塞投資要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尊重當地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積極融入當地社會,推動當地就業,向當地轉移適用技術,并加大社會公益事業投入,樹立起中國企業良好的社會公益形象,贏得當地政府和百姓的信賴和支持;第三,投資領域應著眼于埃塞現有資源的利用,契合埃經濟發展民生、創匯、資源利用三大需求。著眼于其農、林、牧、漁等生態資源和礦產資源利用,提高其產品附加值;著眼于產能和適用技術的轉移,提高埃塞出口創匯能力;著眼于滿足埃塞民眾日常民生需求,提高其進口替代能力,選擇適合的領域進行投資。
此外,埃塞俄比亞已成為中國公民自費出國旅游目的地的非洲國家之一,到埃塞旅游或過境的中國公民日益增多。但錢兆剛參贊提醒中國游客,埃塞是對外匯嚴格管制的國家,機場海關對旅客攜帶的外匯現金檢查非常嚴格。因此在埃塞過境和從埃塞出境的中國公民,應盡量避免攜帶大量外匯現金。如確有需要,攜帶超過1000美元,則務必如實向機場海關申報,以確保正常旅行并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關鍵字:非洲 埃塞俄比亞 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