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日前以約1.98億元的價格轉讓了一處礦山的探礦權。
當急劇擴張帶來嚴重的財務后遺癥之后,吉恩鎳業又急匆匆地踏上了收縮戰線、出售資產回籠資金之路。
昨日晚間,吉恩鎳業發布最新公告稱,公司全資孫子公司JienCanadaMiningLTD.將其擁有的Gerido礦山探礦權,以32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98億元)轉讓給PingAnHawkingChinaOpportunityFundILP.,該礦山處于勘探階段,尚未進行開采。
該公司的公告同時表示,Gerido礦山主要是銅鋅礦,僅含有少量的鎳礦,非公司主業,且公司從未對其進行過開發,如果公司對其進行開發建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為盤活公司存量資產,緩解公司資金緊張,增加現金流,提高資產運營效率,公司將該礦進行轉讓。轉讓所得收益約為3,000萬美元,轉讓所得資金主要用于皇家礦業項目運作,有利于公司目前主業的經營和發展。本次轉讓交易完成后,公司不會因此產生關聯交易,不涉及人員安置、土地租賃等情況。
這也是這家大型有色企業為緩解高企的財務壓力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動中的一步。
自2009年以來,吉恩鎳業通過收購、參股、合作等方式控制了眾多海外礦山資源。此前的數據顯示,該公司在境外擁有權益鎳金屬儲量曾達到60余萬噸,是公司國內鎳金屬儲量的4倍多,在加拿大擁有面積超過3000平方公里的探礦區域。
然而,大規模的擴張使得吉恩鎳業負債迅速增加,但盈利卻未能跟上擴張的腳步,導致其資金流異常緊張。吉恩鎳業此前坦承,2009年以來其始終處于投資的“建設期”,目前“建設期”基本結束,即將進入投資的“回報期”。但受制于自有資本限制,公司收購鎳資源、實施礦山開發建設投入的大量資金,主要來源于銀行借款,導致公司銀行借款逐年增加,資產負債率也逐年大幅提高。
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9月30日,公司短期借款、長期借款、一年以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148.98億元,合并報表資產負債率達到85.63%,而這一資產負債率已遠高于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事實上,為了解決高企的債務問題、緩解緊張的資金鏈,12月初,吉恩鎳業剛剛出臺了一份定增預案,稱公司擬以非公開發行股份方式募集資金不超過60億元,全部用來償還銀行及其他機構借款。
另值得關注的是,無論是定增募資還是出售資產回籠資金,對于吉恩鎳業來說還有另一項重要作用:數據顯示,2012年,吉恩鎳業報虧2063.3萬元;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繼續虧損,虧損額為3526.9萬元。也就是說,如果2013年年報再次報虧,公司將被“ST”。而根據吉恩鎳業測算,如果上述定增募資能夠到位,每年可節省利息支出3.96億元。顯然,再加上此次出售礦山回籠的資金,公司逃脫披星戴帽命運的幾率大大增加。
(關鍵字:吉恩鎳業 鎳礦 鉛鋅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