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日,拉脫維亞正式加入歐元區,成為歐元區第18個成員國。從1月1日開始,歐元正式在拉脫維亞流通,該國企業和個人在各銀行的拉特賬戶將自動轉換成歐元賬戶,所有銀行網點均可實現歐元結算,自動取款機將停止提供舊貨幣拉特,只提供歐元。
自2013年底開始,已有部分拉脫維亞商家開始接受歐元支付。該國各商店都已根據政府規定,對商品進行了本國貨幣拉特和歐元雙幣種標價。拉脫維亞銀行為貨幣轉換做了大量技術改造和調試工作,確保系統正常運轉。目前,拉脫維亞民眾正忙著將手上的拉特兌換成歐元,銀行業務量顯著增加。拉脫維亞央行承諾,在歐元正式流通后仍可進行拉特與歐元的兌換,期限不限,沒有手續費。
起初,由于歐債危機下,歐元區經濟不景氣,拉脫維亞民眾對加入歐元區態度并不積極,而拉脫維亞在歐盟國家中屬于經濟增長較快的國家之一。2011年和2012年,拉脫維亞經濟增速均超過5%,2013年預計經濟增速將超過4%。拉脫維亞民眾擔心加入歐元區后會出現物價上漲、失業率上升等情況。隨著歐債危機的緩解,拉脫維亞支持加入歐元區的民眾人數不斷增加。去年3月,拉脫維亞正式向歐盟提出加入歐元區的申請。去年7月,歐盟表示,拉脫維亞已具備加入歐元區所須滿足的通脹水平和政府債務水平等方面的條件,同意其2014年1月1日加入歐元區。
(關鍵字:歐元區 拉脫維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