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階段,有色金屬上方壓力逐漸加大,強勢品種鋁鋅陷入高位回調,前期相對弱勢的銅也承壓下行,全球市場上美元強勢飆升的壓力漸顯,而國內金屬陷入內需疲軟以及供應增加的雙重壓力。內憂外患下,金屬領頭羊銅振蕩下行的概率較大,建議投資者以空頭思路為主。
強勢美元施壓,地緣政局“敲邊鼓”
進入9月,金融市場迎來宏觀數據和央行會議云集的“超級周”,其間歐洲央行意外降息成為全球焦點,并蓋過黯然失色的美國8月非農數據,在歐美經濟不同的貨幣政策傾向下,強勢美元成為市場主題,對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構成壓力。
近階段,美元的強勢地位已不可動搖,一方面因非美貨幣接連受創,另一方面因美聯儲提前加息的呼聲日益高漲。在美國經濟復蘇勢頭趨穩的背景下,預計未來一段時間美聯儲內部“鷹鴿大戰”將趨于白熱化,9月聯儲利率決議或成為美元漲勢能否延續的關鍵。
除了美元飆升的憂慮不減外,金融市場還面臨剪不斷理還亂的地緣政局問題。除了烏克蘭危機、巴以沖突和伊拉克內亂三大“火藥桶”以外,英鎊遭遇“黑色星期一”,金融市場的風險偏好下滑,或使大宗商品遭遇寒潮。
中國經濟表現疲軟,銅需求外強中干
中秋美景難以拂去現實的憂慮,近階段中國經濟數據表現不盡如人意,內需疲軟令有色金屬壓力很大。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8月出口同比增長9.4%,進口同比下降2.4%,為逾一年最差。據了解,今年預期的進出口總額增長在7.5%左右,而今年前8個月進出口表現疲軟,貿易順差出現衰退性擴大,內需拉動力度不足或是進口降速的主因。
除經濟數據的疲軟,國內重點投資目標的落實情況也堪憂,今年1—7月國內完成鐵路公路水路和固定資產投資11155億元,其中鐵路完成投資2956億元,與8000億年度目標相比,完成率不足四成。此外,上半年國內電力工程完成投資實際同比下降6.1%,作為中國銅需求主力軍的電力行業投資額度難以實際兌現,令國內銅消費“外強中干”。
供應壓力加大,下半年銅市難再“起舞”
下半年銅市供需將轉弱,一方面是來自融資減少導致的庫存流出,另一方面來自精礦過剩導致的冶煉高產預期,而近階段這種情況正逐步變為現實。
截至9月9日,上海電解銅CIF(提單)溢價在95—115美元/噸,保稅庫(倉單)溢價在90—110美元/噸,兩者溢價報價有所回升,三個月滬倫銅比值在7.14,現貨進口銅倒掛400元/噸,三個月遠期進口銅倒掛1600元/噸。
據了解,由于比價修復導致進口虧損減少,且9月起部分企業有了新的信用證額度,大量進口銅涌入國內市場,而中國保稅區銅庫存自8月初的60多萬噸繼續下滑,目前可能在50多萬噸的水平,保稅庫存流出的壓力料將持續。此外,7、8月國內部分檢修銅冶煉企業已恢復正常供應,伴隨高加工費的誘惑,國內煉廠開工熱情預計被點燃。
整體來看,未來銅市將承壓下行,建議銅市投資者以偏空思路對待,初始目標看向48000元/噸一線,更下方看向46500元/噸附近。
(關鍵字:銅 上海電解銅C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