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宏鋅鍺11月24日公告,已經與蘇庭寶先生簽署《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協議》,約定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為對價,收購其持有的新巴爾虎右旗榮達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榮達礦業”)49%股權,交易價格預計為26.16億元。
交易對價的76.5%以發行股份方式支付,其余23.5%以現金方式支付。所支付的現金擬采用募集配套資金的方式籌集,向不超過10名符合條件的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配套融資金額不超過6.67億元(其中6.15億元支付給蘇庭寶)。
2013年4月,馳宏鋅鍺曾用配股募集資金21.43億元向云南冶金集團收購其持有的榮達礦業51%股權。如若購買剩余49%股份計劃成行,馳宏鋅鍺將100%控股榮達礦業。馳宏鋅鍺人士稱,在100%控股榮達礦業之后,將對其進行投資技改,提高產能。
榮達礦業漲身價
其實2009年榮達礦業已經成為馳宏鋅鍺的關聯方,馳宏鋅鍺控股股東云南冶金集團與蘇庭寶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以19.86億元的代價,受讓榮達礦業51%股權。彼時,榮達礦業全部股東權益評估值為38.94億元;在云南冶金集團將榮達礦業51%股權轉讓予馳宏鋅鍺時,依據評估基準日2012年5月31日的評估結果,榮達礦業股東全部權益評估價值為人民幣42.02億元;本次預估的基準日為2014年9月30日,榮達礦業股東全部權益預估價值為人民幣53.38億元,相比2012年的評估,又增值11.36億元,增值比例27.03%。
馳宏鋅鍺人士稱,預估值較2012年增值的主要原因有兩個:兩次評估基準日的時間間隔超過2年,在此期間,榮達礦業獲取的經營利潤大部分未進行分配,股東權益增加了2.50億元;兩次評估期間,榮達礦業持續進行礦產資源勘探并取得顯著成果,本次預估利用的鉛鋅礦產資源儲量約1980萬噸礦石量,比前次評估增加約33%,導致本次預估中采用折現現金流量法評估的礦業權評估價值比前次評估增值約9億元,增值比例約24%。
榮達礦業2011年、2012年、2013年的凈利潤分別為2.85億元、3.63億元、1.19億元,3年平均凈利潤為2.56億元。榮達礦業股東全部權益預估值為53.38億元。“以2013年凈利潤計算PE為44.72倍。”馳宏鋅鍺人士稱,2013年利潤受安全事故停產影響,以2011至2013年平均凈利潤計算PE為20.86倍。
榮達礦業股東權益評估值,較評估基準日未經審計的全部股東權益的賬面凈值9.33億元,增值率為472.37%。
馳宏鋅鍺稱,榮達礦業全部股東權益的預估增值主要由于其所擁有礦業權的預估增值,榮達礦業擁有的采礦權的預估值采用折現現金量流法評估得出,體現的是未來預期收益的折現,而其賬面價值主要反映歷史取得成本及歷史勘探投入成本,因此預估值與賬面價值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
為何需要全資收購
榮達礦業采選的精礦,將主要供應給馳宏鋅鍺“呼倫貝爾20萬噸鉛鋅冶煉項目”,該項目于2010年開始投資建設,目前100%控股。
資料顯示:榮達礦業擁有4宗采礦權和10宗探礦權,目前年采選鉛鋅礦石約100萬噸,年產鉛鋅精礦約5萬噸(金屬量)。
“雖然公司持有榮達礦業51%股權,為榮達礦業的控股股東,但和少數股東蘇庭寶先生在榮達礦業經營決策中的意見并非完全一致,在榮達礦業的投融資計劃、長短期利益上依然需要互相協調。”馳宏鋅鍺稱,“收購完成后,采選冶煉均是100%控股,有利于采、選、冶一體化的實施。”
馳宏鋅鍺證券部門相關負責人透露,完全控股榮達礦業之后,將進行投資技改,使榮達礦業的產能達到15萬噸左右的金屬量。
2013年時,馳宏鋅鍺已經具有年產鋅產品17萬噸、鉛產品12萬噸、鍺產品15噸的綜合生產能力。16萬噸鉛鋅冶煉項目已于2013年11月投料試生產,且隨著呼倫貝爾20萬噸鉛鋅冶煉項目的逐步投產,鋅原料(主要為鋅精礦、鋅焙砂)和鉛原料(主要為鉛精礦、粗鉛)的對外采購量及價格對生產成本的控制極為重要。
通過多次收購的實施,公司已在云南會澤、云南彝良、西藏、內蒙古、黑龍江、加拿大、玻利維亞等地擁有多處礦產地,其中會澤、彝良礦山擁有的鉛鋅資源儲量大,是國內少有的高品位鉛鋅礦。擁有鉛鋅礦產資源,原料自給率較高,且擁有的是國內少有的高品位礦山,是馳宏鋅鍺生產成本低的關鍵因素。
2013年,馳宏鋅鍺資源外售,鉛精礦5.13億元、鋅精礦7.87億元,毛利率分別高達50.59%、45.18%。隨著榮達礦業采礦系統的全面復產,其盈利能力將逐步恢復,收購榮達礦業49%股權有利于提高公司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馳宏鋅鍺人士稱,今年仍然沒有對外采購,收購榮達礦業49%股權并實施擴產之后,也將有效保障呼倫貝爾20萬噸鉛鋅冶煉項目用料,不足部分在當地購買。
(關鍵字:榮達礦業 馳宏鋅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