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錫協(ITRI)第12次錫消費年度調研已經結束,來自世界范圍內的129家公司參與了此次調研。這129家公司占2015年全球精煉錫消費總量的45%。ITRI市場分析師Peter Kettle先生評論道:“總體來看,這些公司2016年的銷售比去年年底我們進行調研時表現得更為樂觀。考慮到最近中國焊料市場的復蘇,全球精煉錫的需求量今年可能會出現略高于1%的漲幅。”
此次調研的重要結論如下:
· 基于2016年的調查資料,國際錫協估計2015年全球精煉錫使用量為345,700噸。其中2015年的精煉錫的需求量由參與調研的企業的實際數據推斷得出,2016年的需求量被預期保持不變或者有輕微上漲。
· 雖然2015年錫焊料的使用量跌落至十年來最低水平,但其依然占全球錫消費的最大比重。焊料生產商報告這一年的處境艱難,并且個別企業也反映小型化技術以及無焊料技術對焊料的使用也有威脅。汽車和工業領域的焊料使用量在增加,中國的錫粉和錫膏的產量也是增加的。
· 法規問題依然是錫化工產品市場最為關切的問題,雖然中國以外的大多數PVC穩定劑生產商對2016年的市場漲幅依然持樂觀態度,但是無機錫化工產品的市場銷量平淡。中國大量過剩的馬口鐵產能令人擔憂。近年來,鉛酸蓄電池板柵合金中錫使用量的快速增長情況也已經放緩,因為中國的蓄電池產能總體過剩,電動自行車市場成熟,同時鋰離子電池的早期競爭也有一些影響。
· 總體上2015年包括精煉錫與非精煉錫在內的全球錫使用量暫時估計為420,400噸。年度回收輸入率為31%(各種形式的回收錫的使用占錫使用量的比例),同比2014年的33%有所下降。這個百分比在近十年來普遍呈上升趨勢,但是隨著錫價的低迷而下降。
· 從調查參與的公司報告的有關精煉錫的庫存情況來分析,掌握在錫用戶手中的庫存減少了三分之一,超過10,000噸。估計近五年來消費商的庫存減少量總計為21,000噸左右。
以上調研結果的內容將在亞洲錫業峰會的第四節也就是最后一節中進行更為詳盡的討論,同時我們已經邀請到來自國內外的各消費領域的領先企業的代表就每個領域的消費情況做詳細闡述。國際錫協(ITRI)的專家將對最新的調研的數據進行細致解析,同時也會總結錫消費領域未來長期面臨的機遇和威脅。
確信愛法公司(Alent集團)亞洲區副總裁Valentijn Van Velthove先生將會對錫在電子行業中的應用變化進行分析,越來越多的汽車和工業用途將彌補電子產品小型化和無焊料技術給焊料領域帶來的威脅。
兩家國內知名的企業將對錫化工和鉛酸蓄電池行業進行分析和展望,他們分別是來自湖北犇星化工有限公司的和鉛酸蓄電池領域的領軍企業天能集團的代表,鉛酸蓄電池領域變化較快,雖然電動自行車市場已飽和,但新能源領域的機遇正在涌現。展望未來,南昌大學的王翔教授將對致力于保護環境和生產綠色能源的錫基催化劑的應用前景和目前的研發情況進行詳細分析。
(關鍵字:國際錫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