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報道:在昨日五礦集團于上海舉辦的“2016亞洲銅業會議”上,上期所副總經理滕家偉表示,上期所將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和深度,繼續推進品種創新,加緊研究銅期權、有色金屬指數期貨等衍生類產品,力爭滿足眾多實體企業的避險需求,助推銅產業可持續發展。
滕家偉說,今年以來,受國際經濟政治等多重因素影響,上期所各品種交易與國內外相關市場保持良性互動,真實地反映了未來供求變化的趨勢。
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上期所累計成交量26億手,累計成交金額12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6%和35%。其中,以銅為代表的有色金屬期貨累計成交量同比增長73.6%。
值得欣喜的是,今年參與銅期貨交易的法人客戶特別是產業客戶數量、持倉量占比、套期保值量和實物交割量繼續呈現上升勢頭,位居各品種前列。滕家偉介紹,今年上半年,銅期貨套期保值有效性指標高達97.7%,與國內現貨市場、境外同類市場的相關系數均超過0.97,銅期貨價格已成為行業定價的重要參照依據。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屬生產國和消費國,龐大的產業規模、市場體量以及眾多實體企業的避險需求,是中國有色金屬期貨市場發展壯大的基礎。”滕家偉說,隨著中國有色金屬產業的蓬勃發展,中國有色金屬期貨市場前景廣闊,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據介紹,為了在更大時空范圍內發揮定價作用,過去幾年,上期所通過積極推進有色金屬產品系列化、延長交易時段、發展保稅交割業務,以及拓展境外品牌注冊等工作,推動國際化進程,取得了一定成效。
滕家偉表示,下一步,上期所將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和深度,繼續推進品種創新,加緊研究銅期權、有色金屬指數期貨等衍生類產品,豐富市場避險工具。同時,為適應市場發展和產業客戶需要,上期所還將優化指定交割倉庫布局,擴大境內外交割資源,完善保稅交割業務;探索期現結合方式,推進倉單交易平臺建設,滿足投資者多元化風險管理和資源配置需求。
“此外,上期所還將有序推動對外開放,探索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期貨市場的可行性。”滕家偉說。
(關鍵字:銅 銅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