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銅生產、消費大國,但銅資源卻十分匱乏,對外依存度高達80%以上。為了提高銅資源的保障度,近年來,中國企業紛紛“走出去”投資礦山。而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有望為中國對外資源開發打開新空間。
五礦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連鋼近日在出席“2016亞洲銅業會議”時介紹,“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銅資源分布廣泛,主要集中在環太平洋新生代銅金帶、阿爾卑斯-喜馬拉雅中生代斑巖銅礦帶、中亞-蒙古古生代斑巖銅礦帶、中歐頁巖銅礦區、西伯利亞銅鎳硫化物礦區和砂頁巖銅礦區、亞歐黃鐵礦銅多金屬礦帶,銅資源優勢明顯。
同時,他指出,“一帶一路”沿線銅資源開發潛力巨大。“一帶一路”沿線主要產銅國包括印尼、俄羅斯、波蘭、哈薩克斯坦、蒙古、伊朗等12個國家,上述國家合計銅精礦產能占全球16%,粗銅產能占全球23%,精銅產能占全球19%
豐富的資源也吸引全球礦業公司紛紛布局。國外礦業巨頭包括BHPBilliton、RioTinto、Vale、Glencore等分別在巴基斯坦、蒙古、印尼、阿曼、塞爾維亞、越南、菲律賓、哈薩克斯坦等地投資了包括銅礦、鋁土礦、鐵礦石、鎳、鋅等多個項目;國內包括中國有色礦業集團、中國黃金等央企也紛紛出擊,在哈薩克斯坦、蒙古、緬甸、吉爾吉斯坦等地投資了銅礦、鎳礦、鋅礦、金礦等。
但中國目前獲得的境外資源仍主要位于南美和非洲區域,李連鋼預計,未來資源的分布將更多向中東歐、中亞以及東南亞進行布局。有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中國在境外實施的33個重點礦山項目中,獲得銅金屬資源達1億噸以上,已經超過了目前國內現有銅資源量的規模,預計到2016年底將形成礦山產能120萬噸,冶煉產能55萬噸。
根據中國的總體規劃,未來5年期間,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會有非常大的投資,包括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城市交通、能源建設、新能源汽車等行業的發展都將帶來更多的銅消費增長,“一帶一路”沿線銅資源對于中國銅工業發展的重要性十分顯著。
“一帶一路”的整體戰略的推進也有望實現多方共贏。李連鋼指出,對中國企業來說是非常好的機會,能獲得促進經濟發展必需的稀缺資源;對沿線國家來說,通過礦山的建設也能帶動其基礎設施的投資,從而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而沿線國家產能之間的轉移,也能促進產能升級,淘汰低質產能,令市場供求結構更為健康;同時,通過加強全球區域間合作,也能提升經濟活力,激活市場需求,為我國銅產業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和機遇。
(關鍵字:銅 銅資源 銅資源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