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首個交易日,大宗商品市場綠肥紅瘦,鐵礦石、焦煤、焦炭、螺紋鋼等黑色系大幅下挫,化工品亦跌幅居前,而有色金屬卻集體飄紅。分析人士認為,從周期角度看,多年熊市之后,大宗商品已于2016年迎來牛市初級階段,2017年“商品牛”將繼續奮蹄。
經歷了2016年兩輪大幅反彈,黑色系品種期現貨價格已經回到三年前水平,過大的漲幅面臨調整是市場規律的體現,同時也有現貨市場需求不旺、庫存增加的因素。2016年淘汰產能超過新增產能,中國步入事實階段的去產能。然而,去產能并不等同于去產量。據上海鋼聯調研,2016年已退出的產能中,在產的有效產能所占比例僅約10%,因此去產能在2016年并沒有達到去產量的效果。2017年是供給側改革的深化之年,市場預計2017年實質性的去產能的數量將增加。“去產能”將進一步推進到“去產量”。因此,黑色系品種可關注“跌”出來的機會。
有色金屬開門第一日延續了2016年的牛市行情,而這一輪牛市,是有色行業需求與供給階段性錯配的結果。業內人士認為,有色金屬價格在長達5-6年的熊市中紛紛跌破成本線迫使位于成本分位線上端的產能相繼關停、減產,供給端產能過剩的情況逐步出清,2015年四季度至2016年一季度是本輪周期金屬價格的階段性底部,有色大宗商品的行業性拐點出現,其中鋅、鋁預計大概率供應短缺,值得市場關注。
(關鍵字:鋅 大宗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