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 《500kA鋁電解槽技術規范國家標準》日前在酒鋼正式誕生,這一地道的“酒鋼造”國標,結束了我國鋁行業60多年無電解槽技術規范國標的歷史,為大型鋁電解槽提供了技術管理規范,將更加科學地引導中國鋁行業朝著創新、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作為電解鋁生產的核心設備,電解槽像一口鍋,將氧化鋁等“食材”加入其中,“烹制”出鋁液。但是,要想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可不容易——哪種食材多放、哪種少放,都得按“菜譜”來。在電解鋁生產中,技術規范就是“菜譜”,它從原料選擇、生產過程等方面對電解槽進行標準化管理,確保產出高質量的電解鋁。
制定500kA鋁電解槽技術規范國家級標準,國內無一家鋁企“試刀”。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在制定大型電解槽技術標準時,企業規模、技術資質、產品口碑等都是受限的“硬杠杠”,以500kA鋁電解槽為代表的超大型電解槽技術規范國標的制定更是難上加難。
2016年底,在對國內鋁企進行全面調研后,全國有色標委會將目標鎖定在酒鋼東興鋁業,將500kA鋁電解槽技術規范國家標準的編訂任務交由該公司全權負責。
作為只有5年成長史的“新生力量”,酒鋼東興鋁業抓住機會,迅速組織500kA鋁電解槽生產經驗豐富的專家團隊,網羅鋁電解相關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專業人才,以近乎苛刻的要求,全力打造中國首部鋁電解槽技術規范國標。
實地調研、數據收集、研究討論、反復完善……耗時1年多、通過7次專業審核、6個月的公示,《500kA鋁電解槽技術規范國家標準》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式頒布。該標準對500kA鋁電解槽焙燒啟動、工藝參數調整、工藝操作、工藝參數測量、病事槽處理和停槽判定等作出規定,將于今年5月1日正式實施。
(關鍵字:鋁 鋁電解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