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LED在終端產品的需求帶動下,維持成長態勢,節能減碳議題備受全球重視,LED外置電源照明滲透率可望持續成長。另外,新興應用如平板裝置、微投影、汽車照明、大型看板應用、醫療照明、農業應用等,小眾且利基型市場值得期待。
從全球LED產業生產基地版圖的分布可以看到,歐美國家一直以來占市場占有率約為20%左右,以高階市場產品為主。2010年日本、臺灣、韓國與中國大陸總市占率則已高達81.3%,亞洲為LED主要生產基地,預估未來在韓國與中國大陸持續成長的趨勢下,亞洲仍會居全球LED產業之領導地位。
2010年在全球經濟復蘇及照明與中大尺寸背光模塊等新應用市場帶動下,全球發光二極管(LED)市場規模約達107億美元,LED在終端產品的需求帶動下,仍會維持成長態勢,節能減碳議題備受全球重視,LED外置電源照明滲透率可望持續成長。另外,新興應用如平板裝置、微投影、汽車照明、大型廣告牌應用、醫療照明、農業應用等,小眾且利基型市場值得期待。
亞洲國家中以韓國成長最為快速,2002年投入LED產業發展,在2009年創造出LED背光源液晶電視(LEDTV)市場后,為確保晶粒來源,積極擴產,至2010年市場占有率已逼近10%。而中國大陸地區持續微幅成長,2010年市場占有率也有5%之多。臺灣地區于2003~2006年之間皆維持在市占率兩成左右的水平,后逐年成長,于2010年的市場占有率已成長至25.3%。
日本憑借較佳質量以及技術開發能力,一直以來居全球LED產業之領導地位,從2000~2005年間,歷年市場占有率均達50%以上。而2006~2010年之間,受到臺灣規模經濟與低價策略,以及中、韓兩國政府積極主導搶占市場的影響,2010年日本全球市占率已下滑至41.5%。
在韓國與中國大陸政府的強勢主導作風下,也促使LED電源板塊在亞洲各國的勢力分布有所改變,中韓兩國的崛起對日本及臺灣而言,形成潛在威脅力量。中國大陸與韓國等亞洲新興市場占有率已逐年上升。
中國LED產業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先后經歷了進口芯片封裝→進口外延片封裝→自制材料和器件等幾個階段。目前,國內LED產業鏈發展比較成熟,LED產業上游包括原材料和襯底等環節,中游包括外延和芯片等環節,下游包括封裝、應用等環節。目前我國LED產業集中在產業鏈下游,企業規模小,研發能力不強,企業眾多,與國外技術水平差距較小,難以形成獨特競爭力。我國上游產業企業與國際先進水平比較,整體上一般芯片的亮度、發光效率、抗靜電能力、抗漏電能力以及品質控制水平與國際廠家仍有差距,同時能滿足市場需要且規模化生產的企業少。
(關鍵字:LED 照明 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