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攀枝花新中鈦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聯合開發的“含鹽鹽酸加壓浸出母液分流循環制備人造金紅石及新型酸溶性富鈦料工業生產技術”通過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鑒定。
高鈦渣、人造金紅石等富鈦料是氯化法鈦白粉的重要原料。我國鈦資源主要集中在攀西地區,該地區鈦礦具有鈣鎂雜質含量高、粒度細等特點,難以用火法冶煉生產氯化鈦渣。未來幾年,隨著我國氯化法鈦白粉技術取得突破,原料問題將成為制約我國氯化法鈦白粉發展的主要因素。
經過多年努力,攀枝花新中鈦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成功研發了“含鹽鹽酸加壓浸出母液分流循環制備人造金紅石及新型酸溶性富鈦料工業生產技術”,并建設了年產3萬噸工業試驗裝置。裝置經過一年多運行,開展了以攀枝花粗粒鈦精礦、云南鈦精礦為原料生產人造金紅石的工業試驗。試驗結果表明:該裝置生產過程穩定,工藝易于控制,原料適應性強,實現了鹽酸回收利用和鐵資源綜合利用,生產過程中無廢液、廢固排放;其產品人造金紅石平均品位88%,粒度和鈣鎂含量符合沸騰氯化生產四氯化鈦的要求,經進一步篩選后,可成為氯化法鈦白粉的優質原料。
該技術的成功,有利于提高攀西地區低品位鈦礦的綜合利用水平,提高我國鈦資源保障能力,緩解我國新建氯化法鈦白粉裝置投產后的原料供求矛盾。
(關鍵字:鈦 攀枝花新中鈦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