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投資策略。我們看好16年下半年新能源乘用車和物流車需求集中釋放,需求快速釋放有望拉升三元電池出貨量;受電池新規政策及外資能否進入準入目錄存在不確定性影響,下半年存在月度三元電池供不應求可能。中長期角度,三元鋰電因下游增速放緩,會出現結構性過剩,我們對產業鏈中游相對謹慎,更看好上游具備資源優勢的公司及下游整車公司,對于中游,傾向于配置市場份額逐步擴大的龍頭公司。五條主線選擇投資機會:主線一:上游鋰、鈷資源方面,受益公司:天齊鋰業、華友鈷業;主線二:具前驅體的正級材料,受益公司:當升科技;主線三:龍頭電芯,受益公司:國軒高科、澳洋順昌、億偉鋰能;主線四:隔膜,受益公司:滄州明珠;主線五:下游整車,受益公司:江淮汽車、金龍汽車、東風汽車、中通客車。
三元電池供需:預計下半年存在月度供給缺口的可能。需求:新能源物流車需求釋放有望拉升三元電池出貨量,月度存在出貨量超預期的可能;供給:電池準入門檻提升,預計有效產能月度有望出現缺口。我們統計16年三元鋰電池有效產能為10.9GWH,小于預測的需求量,且若補貼政策落地后,存在月度電池供不應求的可能。
三元鋰電池:預計17年結構性過剩,強者恒強。預計17年三元鋰電出貨量有望達到20.4GWH,同比增長80%左右;我們統計出17年三元鋰電池有效產能為24.4GWH,預計會出現產能過剩的現象。而另一方面,預計部分電池企業仍會出現產能不足現象,車企會選擇國內競爭實力強的電池企業,導致這些企業產能仍會出現產能瓶頸。
三元鋰電池:加速洗牌,龍頭受益。集中度將逐年提升,政策壁壘有望加速國內三元鋰電龍頭形成,傳統電池龍頭廠商有望繼續引領三元市場,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放緩,車用動力電池有可能出現產能過剩,但因市場向龍頭電池企業集中,龍頭電池企業出貨量及盈利有望保持平穩。
三元電池產業鏈投資選擇:龍頭及下游整車,從看“價”到看“量”,下半年下游整車有望量利齊升。上游鋰、鈷:資源稀缺,投資機會從看價價格到看出貨量,規模取勝。鋰礦預計下半年價格有望企穩回升,預計鈷價有望觸底回升,未來價格有望平穩,上游盈利增長主要來源于規模提升。正級材料:看好前向一體化生產前驅體的三元正極。隔膜:濕法隔膜進口替代加速,具備先進技術企業受益。看好下半年下游整車需求釋放:預計下半年新能源物流車需求大幅釋放,新能源物流車公司有望量利齊升。
投資建議與投資標的:建議關注江淮汽車(600418,買入)、當升科技(300073,未評級)、金龍汽車(600686,增持)、華友鈷業(603799,未評級)、澳洋順昌(002245,未評級)、國軒高科(002074,未評級)、億緯鋰能(300014,未評級)、滄州明珠(002108,未評級)。
風險提示:騙補結果及補貼政策落地時間低于預期、充電設備建設低于預期、電池企業擴產低于預期、經濟下行導致車企研發新能源汽車進程放緩。
(關鍵字:三元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