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小欖鎮LED產業歷經多年培育發展,現已形成涵蓋芯片封裝和貼片、智能照明應用設計和制造、SMT裝備研發和制造三大領域的LED新光源產業集群。
有數據顯示,截止目前,小欖全鎮共有LED相關企業300多家,總產值突破100億,年均增長幅度20%。小欖以產業鏈條完整、產業配套完善、產品種類豐富等優勢,一舉成為中國最大的LED封裝和照明應用產業基地之一,并先后獲得“廣東省新光源高新技術應用產業基地”、“半導體照明產業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中國半導體智能照明創新基地”等稱號。
但近年來,由于LED照明行業競爭加劇、整合加快,行業集中度空前提高,尤其美國宣布將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關稅從10%上調到25%之后,幾乎波及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小欖的LED產業概莫能外;再加上市場條件和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化,一些小欖LED產業的深層次矛盾也日益凸顯。
小欖LED產業發展面臨三大難題
小欖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魏宏銳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曾坦言道,長期以來,小欖LED產業存在三大難題:
一方面缺芯少核,亟待脫困。LED新光源的外延片生產、芯片制備是智能照明產品核心關鍵,研發制造主體主要分布在發達國家和國內一線城市。由于其技術氛圍、人才儲備與鎮區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因此企業培育或引進關鍵技術困難重重。
另外一方面人才引進受到制約——找不到、招不來、留不住。全球LED照明產業方興未艾,但國內大專院校對口的LED專業設置仍處于起步階段,中山本地院校甚至尚未開設,導致LED產業中高端應用專業人才無法由院校批量輸出。同時,企業普遍反映由于鎮區在城市環境、生活配套上與發達地區有較大差異,致使研發、設計、管理人才難以招聘、難以留住。
此外,產品低端化、同質化現象突出。從表面看,小欖當地從事LED 行業的廠家數量不斷增多,但其主要集中在準入門檻較低的應用領域,存在產品水平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夠、產業集中度低,研發力量分散等缺點。而且由于進駐研發領域的企業質低量少,整體產品品質沒有得到質的提升,市場競爭以打價格戰為主,利潤日趨薄弱,產品低端化、同質化問題不容忽視。
上述分析可謂客觀透徹,切中要害。不可否認的是,隨著LED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市場競爭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整體行業趨向平穩、集中發展,進入深度調整、深度洗牌的階段,各大LED企業紛紛調整策略,力求獲得制高點。“大者恒大,強者恒強,優勝劣汰”在LED行業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筑巢引鳳”七大舉措助力產業發展
競爭的加劇讓身處中美貿易戰廝殺漩渦的小欖的LED企業,在不斷思考著自身的定位,不斷探索如何鞏固LED產業既有領域的地位的方法。令人欣喜的是,在室內通用照明基本飽和后,全球LED市場或將迎來新一輪的爆發式增長,這主要得益于建筑照明、景觀照明、植物照明等新興需求的增大。那么,小欖又該如何積極延伸產業鏈、加快資源整合,迎接市場新一輪紅利的到來?
為此,小欖鎮政府高瞻遠矚,積極部署,做出了一系列的戰略調整,確保了“筑巢引鳳”即產業升級的步伐永不停歇,保持了LED產業的高效益增長態勢永不休止。
據了解,小欖以“建立一流機制、提供一流服務、制定一流標準、打造一流平臺、招攬一流人才、成就一流產業”為目標,從政策導向、科技創新、標準引領、人才培育、平臺建設等方面重點發力,著重從七大方面來布局調整LED產業發展。
落實規劃綱要,強化政策支持
小欖鎮明晰發展方向,把LED新光源定位為三大核心產業之一。為此,鎮政府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即通過市場“無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來共同推動LED產業的良性循環發展。例如,每年安排不少于5000萬元財政專項資金,對LED企業開展科技合作、技改創新、技術項目成果轉化等給予扶持獎勵,推動企業做強做大,促進產業創新發展。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些年通過大力發展封裝、應用等相關配套產業,完善產業鏈條、發揮規模優勢,小欖將自己成功打造成“中國半導體智能照明創新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小欖先后涌現出木林森(全球最大的LED封裝企業)和鴻寶、光陽、泰騰等一批“專、精、尖”行業隱形冠軍。
多措并舉,產研結合
小欖鎮高度重視LED產業科創研發,投資1000多萬元建立LED產業發展的公共服務平臺,與華南師范大學建立“小欖LED產業技術研究院”,解決了LED產業的共性、關鍵技術問題;同時,建設半導體照明技術及產品重點實驗室,圍繞LED照明產業鏈提供原材料、半成品、產品的檢測和全方位質量監控服務,進行測試標準,可靠性標準研究開發。另外,小欖還注重發揮自身產業優勢,以區域半導體照明龍頭企業為依托,組建散熱、光學設計、封裝技術、大功率LED技術等多方面的專業技術研發小組,在關鍵理論及重大技術方面緊跟國際先進水平。
參與標準制定,運用專利戰略
對于LED產業和廣大企業而言,如何運用專利戰略,參與標準制訂,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贏得市場“話語權”,才是確保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有效途徑。近年來,小欖鎮積極實施LED產業專利和標準戰略,聯合中山市LED照明產業技術聯盟與省市質監部門、北大、華工、浙大等相關單位,共同制定出LED照明產品的地方標準,為制定行業標準以及國家標準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同時,成立“中山市半導體照明產業技術聯盟”,引進Thomson Innovation在線知識產權管理和分析平臺,為企業提供專利檢索分析報告;采用“合同能源管理(EMC)+供應鏈管理+金融”的商業模式,建設LED照明示范工程。
內育棟梁,外引鳳凰
鑒于大專院校供應的行業人才嚴重緊缺,小欖一直銳意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完善人才政策體系,營造出“尊才+包容+創新”的高新人才文化,有效激發了各類人才的創業激情和創新活力。首先,小欖依托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臺灣生產力促進中心、日本絡合工作室、日本山形大學等多家國內外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吸收國內外研究人員聚集小欖開展LED技術攻關;其次,利用本地院校和社會辦學力量,重點培育LED本地人才。另外,小欖建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建有LED封裝實訓室、LED驅動與智能控制實訓室、LED廣告牌制作/燈具組裝實訓室和LED照明工程與施工實訓室,為LED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這種“內育外引”的方式,為小欖成功引進了一批國內外的高層次人才。
實施品牌戰略,培育品牌集群
小欖政府高度重視實施品牌戰略,彰顯特色優勢,聯合中國照明學會半導體照明技術與應用專委會,啟動LED行業央視品牌展播計劃,為小欖優秀企業提供了具有影響力、公信力宣傳平臺;同時,積極組織企業抱團參展,且效果顯著。2019年小欖政府先后組織企業參加香港國際燈飾展、意大利國際燈具展、國際商業及工程照明展和北美照明展等高規格展會活動。通過統一展示企業和區域品牌形象實力,不僅開拓了企業家視野強化宣傳,也讓“小欖照明”享譽神州、聞名海內外。
承接產業轉移,實施精準招商
小欖緊緊抓住承接深圳產業轉移的歷史機遇,借力發展、主動作為,加快推進小欖園和特色小鎮等重大平臺建設以及產業的引進、培育,全力打造LED產業航母。小欖政府與深圳市照明與顯示工程行業協會達成合作共識,將于11月6日在深圳舉辦“中山小欖(深圳)照明顯示產業招商會”,為深圳優秀企業向小欖轉移提供產業用地支撐,共建照明與顯示產業示范園區。
小欖鎮黨委書記梁榮佳接受采訪時表示:“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今后發展的大機遇、大文章抓緊做實,深化完善‘三大工程’,推動小欖各項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接下來,將從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功能結構、及富有前瞻性的產業布局和城市空間體系方面做好規劃,統籌土地、開發、招商等工作,為優質重大項目進駐創造有利條件。”
數據顯示,小欖現已建成“三舊”改造項目面積近150畝,新增標準化工業廠房及研發辦公、商業服務配套近29萬平方米,梳理出3372畝低效工業用地升級項目,成功引進天安云谷、天集智谷、工業互聯網平臺等一批重大項目。
未來數年內,小欖將按照“建成一批、在建一批、規劃一批、儲備一批”的節奏進行開發改造,為優質項目、優秀企業在小欖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提供沃土,也為獨角獸企業增資擴產提供充足空間。
引入工業互聯,推動高質發展。新時代發展新產業,需要新思維新平臺新舉措。為此,小欖先行先試,建設全市首個工業互聯網平臺,為企業提供代銷代采、智慧倉儲、線上融資等全供應鏈服務,實現企業商流、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四流合一”,推動區內LED新光源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數字化發展。
我們相信,隨著深中通道、深茂鐵路及輕軌地鐵等重大基礎交通設施帶來的交通區位優勢,小欖將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更大的挑戰。因此,小欖LED企業更要不斷超越固有的技術優勢,深挖市場需求,促進產品的更新換代,努力從照明領域向智能家居領域躍進,同時積極擁抱物聯網,融入5G創新應用商用大潮,走出戰略紅海,邁向戰略藍海,力爭實現產業再定位、再出發、再發展。
(關鍵字: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