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的數據,今年6月初,全球平均氣溫創下有記錄以來的同期新高。隨著全球多地高溫持續,人們對制冷空調、電扇等防暑降溫產品需求大增。
目前我國制冷空調產業的發展狀況如何?在“雙碳”目標的背景下,我國制冷空調行業發展還面臨哪些新的機遇和挑戰?
近日,記者采訪了解到,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制冷空調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冰輪環境等多家制冷空調企業訂單飽和,為了應對交付難題,企業已采取增加員工、更新設備等方式緩解交付壓力。從長期看,制冷空調行業將迎來高質量發展機遇期,余熱回收有望成為行業發展新藍海。
從跟跑到領跑
奢侈品變必需品
中國制冷空調行業起步相對較晚。20世紀80年代,空調在中國幾乎是一種“奢侈品”,國內的空調市場被外資品牌一統天下。
到了20世紀90年代,空調作為耐用高檔消費品開始進入家庭,并廣泛應用在工業和商業領域。當時,約克、開利、特靈、頓漢布什、大金等外資企業紛紛來中國合資建廠,開啟了我國制冷空調行業用市場換技術的階段。
“1995年,公司跟美國的頓漢布什合資,當初的工廠就在如今公司總部北邊的院里。”冰輪環境董事長李增群對記者回憶說,多數民族企業都是這么走過來的,通過合資合作,學習了一些先進的管理理念和先進的技術,為日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經過模仿創新、自主創新后,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中國企業已經與外資企業平分秋色,還并購了不少國外老牌勁旅。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制冷空調從“奢侈品”變成生產、生活必需品。特別是2018年之后,中國開始領跑全球制冷空調行業。
中國制冷學會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空調產品占全球產量80%以上,冰箱冰柜占比達50%,商用制冷達50%,汽車空調超過30%。據《中央空調市場》統計,2022年中央空調行業,國產品牌的市場占有率達48.55%,而歐美品牌占有率則下降至16.34%。
一位制冷空調行業從業二十年的資深人士說:“現在國產品牌的知名度與二十年前大相徑庭。美的、格力、海爾等企業已成為全球空調制冷的領頭羊,冰輪環境等也成為商用領域的頭部企業。”
(關鍵字:制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