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以來,菜油價格重心上移。2月底海關部門依法取消理查森向我國出口菜籽的資質,國內菜籽供應隱憂顯現,帶動菜油主力1905合約快速上漲近一成。之后,擔憂情緒退潮,部分投資者獲利回吐,但菜油價格總體振蕩向上的格局未改,目前1905合約已升至7000元/噸的高位。
印度菜籽產量上調不改全球減產大勢
2018/2019年度,全球菜籽減產預期強烈。其一,因德國產量下調,歐盟27國2018年的產量僅為1960萬噸,較上年度下降11.5%,當地供應已現短缺之勢,其進口量大幅提高。另外,《油世界》預計,2019年歐盟菜籽產量可能下降至1810萬噸,創12年以來的新低。其二,加拿大農業部預計當年度產量為2099.9萬噸,低于上年度的2132.8萬噸。其三,澳大利亞產量預計為190萬噸,亦低于上年度的360萬噸。
2月底,印度煉油協會預計,該國2018/2019年度菜籽產量可能達到創紀錄的850萬噸,較上年度增長近19%。不過,印度增產難以彌補歐盟的減產。而且,印度的新增量大概率在本國消化,不會帶動出口。第一,受惠于穩步增長的人口數量、年輕化的人口結構和快速增長的經濟,印度植物油消費量維持4%的年均增速。第二,2017/2018年度因大幅上調進口關稅及匯率大幅貶值,印度植物油進口量環比下滑2.7%,至1503萬噸,以至于植物油庫存從266萬噸的高位下降至2018年年末的203萬噸?梢哉f,印度國內尚有補庫需求,其增產并不能改變全球減產的大趨勢。
國內供應不確定性增加
國產菜油供應原本不足,前幾年均需要釋放臨儲菜油及壓榨進口菜籽。經歷了2015—2016年每年超兩百萬噸的巨額拍賣后,2017—2018年的實際拍賣成交量有所下降,分別為20.7萬噸和7.7萬噸,臨儲菜油剩余庫存也從2014年年底的576.3萬噸下降至目前的20萬噸,高庫存壓力基本釋放。再加上國內油菜種植面積持續偏低,國產菜油一直處于去庫存狀態。
進口方面,加拿大菜籽占國內進口市場的九成以上,其中理查森每年向我國輸送約200萬噸,規模逾百億元。在我國取消其出口菜籽資質后,國內供應不確定性增加,近期油廠已接連洗掉4—5月的菜籽船。雖然歐盟等地有潛力成為替代渠道,但其原本就面臨減產的困境,可供出口的貨源偏少,預計無法彌補缺口。據跟蹤的數據,4月,進口菜籽到港量預計僅12萬噸,5月更是減少至1萬噸。
需求偏弱限制價格上漲空間
非洲豬瘟持續,影響豬油產量數十萬噸,超過油脂消費總量的1%,菜油作為替代品,有望受益。原油價格反彈勢必帶動菜油的生物柴油消費,尤其是歐盟,正限制棕櫚油的使用,菜油更有受益空間。不過,目前正值菜油需求淡季,且菜油價格競爭力偏弱,其與棕櫚油、豆油的價差已分別高達2600元/噸和1570元/噸,均超出歷史均值1000元/噸以上。因此,盡管供應隱憂支撐菜油價格偏強運行,但需求整體不振抑制了上漲空間。
(關鍵字:菜油 格局 初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