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當前,以大模型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憑借其自主學習與內容創造能力,正顯著革新人與機器的互動模式,這一技術趨勢有望在未來成為驅動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的核心動力,不僅將重塑市場競爭格局與合作形態,更將催生全新的生產方式、商業模式乃至經濟增長點。
南鋼是行業內最早探索人工智能應用的企業之一,“十四五”開局之年便規劃了人工智能應用全景圖,基于高質量工業數據,開發了跨工序、跨業務的工業算法(涵蓋視覺、預測、機理等模型),建設了廢鋼智能判級、質量性能預測、設備預測性維護、智慧風控廉政一體化等一批行業領先的人工智能應用,在解決行業共性痛點難點問題上效果顯著。如南鋼鐵區一體化平臺自2021年上線以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結合工藝機理開發了爐況診斷、爐身鏡像、爐溫預測、智能配料等模型集群,突破高爐“黑箱”,實現了冶煉過程的可視、可控、可判,累計已降本10億元以上。
2024年初,南鋼啟動了“人工智能百景千模”三年行動計劃,共征集課題199項,年底成功投用120項,在能源管控、生產制造、質量管理等關鍵環節大幅降本增效,并完成一站式人工智能研發訓練平臺部署,與中國科學院工業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建江蘇省人工智能重點實驗室。今年3月12日,南鋼攜手華為開啟“鋼鐵大模型百日會戰”,自啟動以來,雙方構建了“3+12”立體作戰陣型(3個橫向賦能團隊+12個業務場景縱隊),通過近百場深度研討會,體系化架構搭建,關鍵超級選擇與生態協同,全力推動大模型在原件、鐵、鋼、軋、客戶、經營等核心流程深度應用。這項承載業界期待的里程碑式的合作,其階段性重要成果也即將于本月正式揭曉。
“百日會戰”的快速推進,離不開南鋼“智改數轉網聯”成果的深厚積淀。“十三五”以來,南鋼深度踐行“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轉型目標,以“一切業務數字化、一切數字業務化”為戰略路徑,依托“數據治理+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三擎驅動的技術架構,圍繞智慧生產、智慧運營、智慧生態等領域全面推進“智改數轉網聯”,數字化轉型成果豐碩,核心競爭力持續提升。
基于在數字化轉型領域的深入探索與實踐,6月13日,南鋼黨委書記、董事長黃一新應邀在中央組織部組織的,在中國浦東干部學院開辦的“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制度專題研討班”上,作題為《數智賦能新型工業化,鍛造新質生產力——南鋼數字化轉型實踐與探索》的專題分享,來自全國的廳局級干部50多人參加了聽課。他系統闡述了南鋼“智改數轉網聯”的戰略路徑、整體架構及典型實踐案例,并結合行業趨勢與技術創新,分享了面向未來的規劃與思考。整場分享內容詳實,案例具體,引發了與會者的深入交流。
當前,南鋼“智改數轉網聯”已邁入以“人工智能+”和“數據要素×”為兩大主攻方向的深化階段。南鋼將始終堅持“客戶導向、問題導向、價值導向和使命導向”,致力于追求“極致智造、極致成本、極致效率和極致服務”,加速實現自進化、自適應、自突破、自創新的能級躍遷,持續培育新質生產力,爭創國家領航級智能工廠,為新型工業化建設貢獻更多南鋼智慧。
(關鍵字:南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