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惠東縣憑借延綿180公里的海岸線,正在成為珠三角乃至全國最具熱度的度假海灣,而毗鄰廣州、深圳的區域優勢,亦引得數家房企青睞。目前,包括華潤、碧桂園、富力、合正、中航、萊蒙國際等多家實力不俗的房產商紛紛搶灘,千畝大盤悉數來到,珠三角片區旅游地產的格局已然重塑。
根據世聯地產監控數據顯示,在庫存仍處高位的情況下,今年惠東片區10家開發商將入市4萬套房源,約兩倍于2012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踩盤發現,面對巨大的去化壓力,各大開發商各自出招,銷售參差不齊。除碧桂園采取低價走量的策略,并初嘗甜頭外,定位稍高的金融街經過7年臥薪嘗膽,隨著自身旅游度假板塊的逐漸成熟,房產銷售開始上揚,另外,合正、中航則采取游艇會形式大打體驗式營銷牌,富力灣則在世茂地產退出后,由富力集團重新推出。
兇猛開盤年推貨量超過4萬套
7月15日,惠東海岸線上又一家開發商——華潤地產正式加入“海灣大戰”。在其惠州濱海項目銷售中心亮相當日,展廳內人頭攢動。其置業顧問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確認,首次開放認籌的華潤小徑灣放量2000套,而首個周末認籌已超過1400套,該項目預計將在8月20日入市。
同處于蓄客階段的,還有幾公里以外的萊蒙水榭灣,今年推出體量也大約在2000套左右,萊蒙品牌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只是年初的計劃,目前蓄客情況良好,最終推出套數將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此外,富力地產與世茂地產2010年合作開發的“富力世茂威尼斯灣”在世茂地產退出后,今年初最終正式更名為富力灣。下半年將開始新的推貨計劃,預計推貨量在500套左右。
事實上,6月以來,房產商們已在惠東小徑灣、巽寮灣沿海線掀起一股入市熱浪。上月中旬,碧桂園十里銀灘作為今年的首次推盤,已拿出3000余套。銷售人員向記者透露,今年十里銀灘的總推貨量將遠遠超出這個數量,最終“體量可能在上萬套”。同時,合正東部灣今年也已推出超過2000套的貨量。
離深圳更遠的巽寮灣中航元嶼海今年新推出189套貨量,不過其置業顧問向記者表示,年內還將分批多次推貨,其中公寓、酒店式公寓、洋房至少超過800套,另有少量別墅放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逐一統計發現,體量最為龐大的巽寮灣金融街項目占地竟達2900萬平方米,富力灣、十里銀灘建筑面積也均為500萬平方米以上,中航元嶼海占地超過370萬平方米,而今年新加入這場“海灣戰爭”的華潤小徑灣規劃建筑面積在270萬平方米,再加上萊蒙水榭灣、合正東部灣等60萬平方米左右的“袖珍”產品,僅僅是這七大開發商,在惠東海岸線的開發體量已經超過4500萬平方米。
另據世聯地產監控數據顯示,本年度惠東片區,有10家開發商將入市4萬套房源。
旅游產業欠火候多數開發商苦熬
為何惠東海岸線能吸引如此多的大牌房企接盤?
綜合開發院深圳分院地產研究主任宋丁認為,開發商的邏輯很簡單,深圳大小梅沙以東就是惠東縣,該地坐擁未經污染的優質沙灘和海景,而大小梅沙的住宅均價動輒達到上萬元,更有每平方米20萬元的天價別墅。相比之下,惠東縣政府為了吸引大型房企,給出了相對較低的地價。
實際上,即使放在惠州來看,惠東縣地價也屬低位。根據惠州市國土局數據顯示,2012年該縣平均地價為1074元/平方米,在惠州五個區域中排名倒數第二,甚至不到中心惠城區的一半。
低廉的地價成為諸多超級大盤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富力灣項目在2010年首次拿地,面積為2萬平方米的地塊,最終以960萬元底價競得,計算下來,每平方米地價僅480元,而2009年富力以255億元取得廣州亞運村項目,樓面地價高達6400元/平方米,二者形成鮮明對比。同樣,金融街巽寮灣項目擁有16公里的海岸線,占地29平方公里,由公司2005年一次性拿下,地價不過2.6億元,粗略計算,每平方米地價竟不到10元。
除此之外,惠東縣政府2009年的一份旅游規劃文件更是為開發商注入一劑強心劑。這份名為《惠東縣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打造珠三角濱海旅游休閑基地實施細則》中,描繪了一幅惠東區旅游發展的美麗景象:“到2012年,實現游客人數達750萬人次左右,旅游總收入達45億元左右,力爭建成1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5個以上國家4A級旅游景區,新建8家五星級飯(酒)店、8家以上四星飯(酒)店……把我縣濱海旅游打造成廣東省最負盛名的濱海旅游勝地之一。”
由此,惠東旅游地產的大幕拉起,但4年已過,現實卻不盡如人意。根據惠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惠東縣2012年全年旅游營業收入16.7億元,尚未達目標收入四成,旅游總人數530.3萬人次,占目標七成。
旅游業尚未達到火候,惠東的部分房產商也在煎熬。盡管碧桂園十里銀灘創造了連續兩年不低于30億元的銷售奇跡,但惠東片區盈利的房產商寥寥無幾,“成本在那里,大家普遍不愿意低價賣,咬著牙也得慢慢熬。”宋丁表示。
記者走訪多個樓盤發現,包括金融街、中航元嶼海、華潤小徑灣在內的多個惠東大盤均價都在每平方米8000~15000元之間,而更不乏2萬元/平方米以上的別墅型樓盤,金融街巽寮灣項目銷售副經理王明偉認為,海景和沙灘都是不可二次獲得的稀缺資源,低價是對其極大的浪費。
根據金融街年報顯示,截至2012年,公司在惠州資金投入已超過31.72億元,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歷年年報顯示,該巽寮灣項目所在的惠州公司最近三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95億元、7.44億元、4.18億元,共計16.57億元,目前虧損超過15億元。
配套設施匱乏開發商各自出招
美聯地產全國研究中心主任何倩茹表示,自從開發商推崇體驗式營銷以來,惠東旅游業的成熟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惠東區域海濱房產的銷售,而目前該地旅游面臨兩個難題:即是否方便和是否吸引人。
對于前者,開發商能看到希望,廈深鐵路、廣惠高速延長線、范和港大橋都要在今年開通,“深惠1小時交通圈”也即將實現。
不過,深圳泰豐投資集團房地產事業部副總經理嚴奉煥認為,除了深惠之間的快速通道打通以外,灣區內公共交通始終沒有突破,這成為制約惠東旅游的關鍵。
交通問題尚存曙光,旅游區設施配套卻成為大多數惠東開發商苦等不來的“晴天”。惠州創成集團總經理姚惠認為,政府對巽寮灣的定位趨于模糊,沒有多元化的濱海生活模式。目前巽寮灣的度假項目,除了在海水里游泳,別無其他。寶安虹海灣總經理助理、營銷負責人陳日榮也表示,目前惠東海濱片區公共配套、商業配套依然很匱乏,同一個游客,在三亞能玩上一周左右,到這里至多待兩三天。此外,開發商各自為政,沒有統籌,濱海板塊很難有合理的發展。
目前,苦等政府配套不得的開發商們已開始行動。記者實地調查發現,金融街巽寮灣項目商業部分已經建造完畢,巽寮灣五星級酒店良好的運營也為地產銷售帶來更多人氣,同時中航元嶼海則通過海岸酒吧街、樹屋酒店等項目實現產品差異化定位,今年上半年項目累計銷售達到4.5億元,另外,多家灣區地產公司都已開戰游艇會項目,以此吸引更多買家。
(關鍵字:惠州市 珠三角)